北地气候寒冷,一年也就是一季,吃饱了肚子,不担心被压迫,而且收成还能自己留下一部分的农户们积极性很高,卖力做活,收成也就相当不错。
万历皇帝知道要把归化城牢牢掌握就不能太急,所以给了归化城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内税赋几乎等于没有。
象征性的交了一成的粮食之后,其余的都归农户自己所有,这么一来,甚至陕西一带都有农户跑过来。
三江商行负责此处的掌柜看的比较长远,和谭将商量之后,由谭将把建议转给了孟铎,城内各个商行出面,平价收购了不少农户手中的余粮上来,从农奴变成佃农,手中有了余粮,也想日子过好些,也想买些吃穿用品,就要卖掉余粮换钱,借这个机会,城内城外的大粮仓又是满了起来。
粮食的储存量接近到战争前的水平,而且是依靠本地生产,这个对归化城来说是极有意义的,对人心的掌握还不敢保证,但已经可以说明归化城本身可以自给自足,说明大明在归化城已经站稳了。
“若没有侯爷的顾全大局,小的也做不到这些。”
孟铎颇为感激的说道,这是他的真心话,归化城大批的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王通,城中的商业,还有武装力量,王通在其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些事情王通不配合的话,他什么都做不成。
现在归化城的局面如此之好,孟铎已经被张诚和张鲸点名夸赞,邹义也写信多有勉励,这样的风评可是代表着今后的前途无量。
……
宴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倒是颇有草原风情,大厅中铺着毛毡,桌子都是矮桌,众人盘膝坐在地上。
王通坐在首席,以谭将在归化城的地位,这大厅中自然有他的座位,不过谭将却拒绝了,说自己在王通面前没有坐的资格,站着伺候就是,所以谭将就是站在王通的身后,好像是个卫士一样。
这大厅中的布置却是按照西域的法子,王通所在的首席和左右的次席处于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宴席没有开的时候是放下帘子隔断,王通在里面倒是可以很容易的看到外面的情形。
开宴之前,城内够资格来此处的客人都是入席,几名驻守在此处的军将还有户部的官员,王通是见过的,他们也都恭恭敬敬上前行礼。
后面进来的客人则都是城内原来的汉人豪商,后来的大商人,还有其他各族的豪酋,事先孟铎曾和王通打过招呼,有些惭愧的说道:
“……这边不服王化太久,都不怎么讲规矩礼节,还请侯爷到时候多多包涵。”
这些人的表现还真和孟铎所说的一样,各个旁若无人的大声谈笑,喧哗吵闹,这个心态昨日三江商行的掌柜也有说明,因为归化城的豪商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在他们行商的时候护卫,而且在城防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被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