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调谁过来合适呢?
其实,研究院也没多少人可以调,因为除了王徵、宋应星、孙元化和张继孟,其他几个那都是新科状元,根本就没什么管理经验。
这些新科状元的特长就是搞研究,开发整个西伯利亚这么大的事,人家肯定管不来。
这么算起来,也就王徵、宋应星、孙元化和张继孟勉强能调过来帮一下忙了。
王徵在研制新型战车,这个肯定不能动。
孙元化在研制新式火炮,这个肯定也不能动。
张继孟在研究全金属外壳的飞龙战舰,这个也不能动。
算来算去,也就剩下宋应星了。
宋应星这会儿正在研制新型铝合金,这事也相当的重要。
不过,这种事是相当耗费时间的,各种合金材料的融合和配比问题,那动不动就得耗费几个月时间。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离了宋应星就不行了。
反正就是不停的融合,不停的测试,宋应星只需好好交待一番,这种循环往复的事他的弟子也应该能胜任。
而且,宋应星熟悉各种矿藏,对各方面的技术也都有涉猎,来这边主持西伯利亚大开发那是相当的合适。
想到这里,他直接朗声道:“承恩,拟旨,命宋应星速速带工部勘探矿藏的官员及工部负责农田水利、运河桥梁等的主事过来,多带点,凡是有空的,都带过来,直接坐火车过来。”
这电报也不能发太长的内容,这么长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再长,那来回校对都麻烦的很。
这会儿的电报可是通过中继站不断中继才能发到万里之外的,电报线路越长,中继站耽误的时间就越长,如果再加几句话,那估计中继校对都得浪费大半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