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也知道,荆守勒令麾下,不许伤民,估计是怕城中民众起事,影响他对付慕浩壤。
倘若战事不利,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荆守也肯定不会顾忌临瞻百姓的性命。
思索片刻,秦易便下令,让两军撤出城外,扎营戍守,将城池管制权,交回给渠城县令。
接着,他撰写战报,传回朝廷,询问女帝下一步举动。
渠城已经夺回,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得由女帝来拍板。
四日之后,旨意送来,女帝传令,流康侵入临瞻,开启战端,实属大恶,临瞻岂能息事宁人,应挥师北上,兵临康都,找流康天子要一个说法!
因此,再补十万兵马,充入两军之中,由秦易统率,听从其指示,任何人不得违令。
收到旨意,秦易召集众多将领,以及慕浩壤麾下,齐聚主帐之中,商讨战事。
关于往后该如何行动,众多将领纷纷提议,有的说合兵一处,全力出击,有的说无须合兵。
等到众人提议完毕,秦易定声说道,“流康兵马损耗不少,再难聚集重兵,因此,我方无须合兵,应兵分两路,加快攻城速度!”
二十五万大军,败于渠城,仅有荆守带着数千兵马,逃回流康。
而他深入流康腹心,烧毁临西大军仓时,前前后后击溃了五六股兵马,敌兵数量高达十万余。
加起来,流康已耗去三十五万兵马,其兵马本就不多,哪怕举国之力,也只能再聚拢三、四十万人马,其余兵马皆得戍守城池,无法调动。
而他麾下有十二万余兵马,慕浩壤麾下有十三万余兵马,再加上女帝派来的十万兵马,平摊之后,两方各有十七、八万兵马,根本无须合兵。
现在该做的,是尽快攻下流康,之后若有余力,则挥师西向,趁着大离内乱,夺其数城,报仇雪恨!
慕浩壤等人,都赞同秦易的决定,纷纷应道,“末将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