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听了,顿时明白,陛下是想一步步架空赵相,首先是传达信号,让众人知道,但凡赵相赞同的,陛下都不会采用,从而慢慢减少赵相的拥趸。
百官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就是一个证明。
陛下不再信任赵相,他们就迫切的想要展示自己,好博取陛下的信任。
可惜啊,赵相为人忠正,不会做出欺君罔上的事情,否则,他有的是法子整治不听话的天子!
或许正是他忠诚正直,才会被先帝托孤,立为摄政宰相。
“不知各位大人有何意见?”幕僚问道。
“有的说出兵援救渠城,有的说出兵援救昌城,有的说出兵夺取其他临瞻城池……”
“那赵相您的提议是?”幕僚问道。
身为心腹幕僚,他自然有权知道赵良言的决定,从而辅助决策,这就是他的作用。
“求和。”赵良言说道。
幕僚嘴角抽了抽,暗叹赵相果真忠正,明知道陛下不会采纳,竟然还如此提议。
不听劝阻,下令出兵的便是陛下,如今战败,他立即求和,这不是重重扇了自己一巴掌吗?
陛下正期盼着竖立威信,夺回权力,岂会做这种自打耳光的事情。
“那最后,陛下如何决定?”幕僚问道。
他知道,肯定不是求和。
“陛下驳斥了我的意见,无奈之下,我就附议他人,建议出兵援救渠城,陛下听了,再次驳斥,最后决定出兵援救昌城。”说到这,赵相极其不悦。
昌城有九万守卒,敌将孙兴棱麾下,仅有十万步卒,不用脑子想也知道,对方根本就攻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