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罗国实际管辖的领土,实际上也仅下国都金城周围一小块地区。比起后世朝鲜战争初期,某国被打得一直退守到釜山,险些被赶下海去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按原本的轨迹,就连甄萱都投降于王建,吞并后百济的伪高丽一统三韩已成定局,金傅备受煎熬,也便认命了,遂向王建上书称“本国祸乱将构,历数已穷,幸观天子之光,愿作庭臣之礼”……
可是如今时局较之正史轨迹,也已是截然不同……魏朝直接出兵介入朝鲜半岛,占领后百济治下领土,与东面的新罗国做了邻居。如此一来,新罗不会只由泰封国拿捏控制,所作出的任何抉择,也要权衡魏朝的反应。
泰封国王建不会满足于称霸朝鲜半岛,就算他一统三韩之后,还会积极的向北拓张疆土。李天衢心说我不能让王建的阴谋得逞,所以势必要打压得泰封国抬不起头来;
而新罗国这个当年在朝鲜安半岛上的统一政权,则在泰封与后百济的夹缝间苟延残喘,实力最为孱弱,如果有外力支持能够保全治下疆土,便已是感恩戴德,根本没有胆子觊觎辽东乃至白山黑水诸地的领土……所以魏朝一手打压泰封国,另一手扶植新罗国,李天衢吩咐对方遣使觐见,就是要向新罗王金傅传达清楚一个信息:
不许纳土献国于王建,继续做你的新罗王。
不同的是,本来你会做王建的傀儡,走正史线的话,由于伪高丽兼并后百济,实在忒过强势,你这新罗末主,遂也只得宣称禅位于王建,而任由伪高丽一统三国。如今你还可以守着目前掌控的领土做新罗王,却是要做我魏朝的傀儡……
就算新罗如今国小兵微,可是既然王建宣称尊王,名义上泰封国奉新罗为宗主,而新罗又臣服于魏朝……从法理上而言,泰封如若与魏朝、新罗出现领土争端,也必然会是它名不正、言不顺。
李天衢心想三韩人当初建立新罗、百济、伽耶,而后高句丽的势力进入朝鲜半岛,之后由新罗一统,伪高丽再取而代之,按正史走下去,又经历朝鲜、日据时期,直至形成后世南北分立的两个国家……不过正史中的伪高丽、如今的泰封国有了偷窃白山黑水疆土的野心,也不妨就让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彻底改写。
我也不是非要让三韩人亡国灭种,不过王氏伪高丽虽然不会再出现,可泰封国占着汉四郡故地,还有把疆域拓张至鸭绿江以北的野心,那也不必再留下去了……至于新罗这个国家,本来由三韩中的辰韩人建立,起初的地盘正好位于金城(后世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庆尚北道庆州市)一带……以后朝鲜半岛上不如就只留下这一个国家,就守着他们先祖最开始的故地延续下去吧……
第1381章 嗜血之徒,将会打算报仇
“陛下,我朝大军攻破东平郡时,东丹国王后与世子耶律阮等王室家眷尽数身死的消息,眼下也已传至振武军地界了……臣已调拨人手,暗中注意耶律倍的动静,如若他当真暗中图谋不轨,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巡院侍卫司设下的密谍便会立刻转呈上报……”
召见过了新罗国派来的使臣,又有巡院侍卫司专掌情报工作的官员前来向李天衢禀奏……如今由契丹所设的东丹国已经由魏朝所灭,李天衢当然已知晓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耶律阮,他的生母小萧氏,以及东丹国王后大萧氏也都已死于战祸。
按说祸不及妻儿,李天衢也没想过连同自己敌手的家眷都一并诛杀……不过到了少壮年纪的耶律阮已经毙命,这对魏朝而言,的确也相当于少了一个隐患……
因为正史中的辽朝第三代国主耶律阮,他虽然迎汉家女子为皇后,相对又更为倾慕中原风俗与国体,遂任用很多的汉人担任要职,而引发了契丹贵族的不满……可是耶律阮要侵略、征服中原王朝的野心,在辽朝历代皇帝当中,差不多可以排进前三名。
毕竟按正史轨迹,耶律阮为近臣弑杀之后,轮到“睡王”耶律璟继位,他嗜好打猎,晚上喝酒、白天睡觉……国事便抛到了脑后,压根就没有南侵中原的心思;之后继位的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掌国时期,则是对上中原后周世宗柴荣,宋朝太祖赵匡胤这两代雄主……当时中原有为之君皆以收复燕云为志向,所以频繁北伐,契丹辽国主要倒成了防守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