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猬集在城墙缺口高处的弓箭手,还有两千余名契丹士兵,紧紧的握住手中军械,目光凶狠的瞪视过去……一旦魏军攀登上来,便将立刻冲杀上去,就算城墙崩塌,他们就会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化作壁垒,而尽可能阻击敌军。
尚还打算抵抗的守军受耶律羽之于危难关头的激励,咬牙死死的忍受着先前的打击,不能够尽力修补防御工事,那也就只能鼓足血气养精蓄锐,等待魏军扑上来的时候,再做最后的厮杀。
而耶律羽之也夹杂在这批契丹将士当中……按说他并不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在迭剌部耶律氏子弟里面,耶律羽之主要的身份是曾在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身边出谋划策,而如今总揽东丹国政要的谋士能臣,然而如今他却也要亲自赶赴前线,与自己竭尽全力招聚余部将兵,以尽可能拖缓魏军全面攻占东平郡的进程……
耶律羽之本来也深受汉学影响,熟知儒释庄老之道,他向往中原风物,也十分支持以汲取中原汉家典籍中的治国之道改良契丹国策……可耶律羽之毕竟是契丹耶律氏皇族,与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血脉相连,他虽然乐意汲取汉学,但却绝对不能以被征服者的身份接受汉化……所以中原王朝的大军杀至,要来夺取本来由契丹征服的土地,耶律羽之已决议以死殉国,而抵抗至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缺口外侧魏军将士的喊杀声愈发清晰,耶律羽之意识到敌军很快便会攀爬上来,旋即将犹如决堤的洪水涌入城中……“呛啷啷”他拔出腰挎的佩剑,满脸悲壮之色,便声嘶力竭的用契丹语高声吼道:
“白马神人!青牛天女!赐予我等契丹子孙生命与勇气,又岂能就此屈服?这里是被我们契丹人征服的土地,如若还有敌人前来夺取,也就唯有死战而已……南朝敌军很快便将杀来,我耶律羽之也愿与众儿郎奋力血战!以死殉国!”
第1369章 逃亡期间,还在白日做梦
契丹皇族贵胄、东丹国右次相耶律羽之倒卧在地上,死不瞑目的双眼当中,也彻底化作一团浑沌……血液仍顺着他的嘴角流淌,身上四处刀劈枪戳的伤口,也是一片殷红……
抱着必死之心抵挡大股涌入城中的魏军将士,耶律羽之只会落得个城破人亡的下场。由他招拢的两千多名契丹将兵也全部战死,即便能阻拦个一时片刻,到底还是难以遏制魏朝军旅攻占东平郡的势头。
不少亲随死士,在混战当中,虽然拼死竭力地戎卫耶律羽之……可是当他们相继扑倒毙命,耶律羽之身陷于人群当中,即便他尽力挥剑厮杀,可是这边顺势一枪搠来,那边顺手一刀劈至……他这个东丹国的实际统治者遭受致命创伤,便无力的瘫倒下去,再也站不起身来。
本来于国主耶律倍出走之后,肩负摄政监国,治理渤海故地的重任。结果如今城破国灭已成定局,耶律羽之认为自己也就唯有以死殉国而已……他的尸身,就静静的与其余麾下将兵堆叠在一处,一直等到魏军全面控制东平郡,经过降伏的渤海臣僚指认过后,方才得知总掌东丹国都城防务的契丹军显要,在魏军从城墙缺口突破进来之时,便已死于乱战当中……
诸部魏军将士,以及渤海、女真附从兵马,很快又向东平郡内城的方向席卷了过去……时任东丹国大内相,耶律羽之的兄弟耶律觌烈,则带领余部将兵紧闭王城宫门,仍要负隅顽抗下去。
魏军既然杀入城中,并且向内城的方向迫近过来,这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兄长耶律羽之应该已经战死了……耶律觌烈亦是极度悲愤,协助兄弟耶律羽之治理东丹国的契丹贵胄,也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要一直死守王宫内城到最后一刻,以吸引魏朝军旅的注意力。
然而一千多名契丹甲骑,护送着几辆车仗出了宫门,便疾驰猛赶,要赶在杀入外城城关的魏军抵至内城之前,护送耶律王室家眷从北门逃脱出去。
而朝着东平郡北面城门疾速行进的骑阵前列,却是个浑身戎甲披挂的少年郎,正带领着这千余名士兵要从即将沦陷的东丹国都城逃脱出去。他看来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生得壮实魁梧,眼中则透出一股凶狠与野性……这少年郎时不时的回头张望,面色却极是狰狞,看来被迫奔走逃亡,也使得他已是忿恨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