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霍彦威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也直接点明城中军民也是时候归顺于魏朝了……张砺自知再没有顽固抗拒的理由,遂吩咐下去,打开城门而恭迎霍彦威所部魏朝军旅入城……
围攻武州治所文德县的契丹兵马虽是惨重,也仅有数百骑侥幸逃离战场,亡命北奔遁入草原……随后几日,魏朝各路军旅,仍以风卷残云之势,荡灭流窜剽掠的胡虏骑众,一举收复燕云北隅,自此将契丹彻底赶回塞外。
而李天衢听闻捷报,得知武、顺、妫、檀……等诸州汉民非但认同归顺魏朝,而且踊跃响应,过程也都十分顺利,心想这也都在自己的预料之内。毕竟在当地处境还是要矮契丹一头的汉儿,还没有经过家传几代的时间积累,而对以后的辽朝形成一定的归属感……考量自身的处境,当中原逐渐形成大一统的强盛正朔王朝,他们自然还是愿意重归汉庭,以摆脱任人宰割的处境。
如此一来,契丹彻底丧失燕云、辽西等地,按说本国治下汉人这一大群体,现在也仅剩下辽东一些地域,以及都城西楼还有少部分汉民聚集……现在国内汉儿的比例,已经锐减到不足先前的一成。
表态愿意协助魏朝,梳理燕云北隅几处州府民政事宜的汉臣张砺,正往蓟北赶来觐见魏帝的途中之时……据北面探马传递军情,李天衢得知元气大伤的契丹国内,倒有发生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在北返途中便已不省人事,而距离国都西楼尚还有一段路程时,似乎也是因急怒攻心、积郁成疾的缘故,而已气绝毙命了……
身为契丹开国雄主的耶律阿保机,如今也已离世了啊……李天衢心中寻思,按史载线估算,按说阿保机本来便已大限将至,而他身心又遭受重大的打击,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恶气,身子骨却扛不住了,最终一命呜呼,这大概也都在情理当中。
而受契丹推崇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离世,再加上与魏朝会战的全面溃败,对契丹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再想到先皇亡故、新帝登基,李天衢寻思着想必也仍按史载线的轨迹,应该将会由二皇子耶律德光继承契丹国主之位吧……
……
契丹国都临潢府,西楼龙眉宫内一处宽大的穹庐帐殿之前。地皇后述律平,就矗立在自家夫君耶律阿保机的身旁……她本来便是回鹘血统,深深的眼窝,高挺的鼻梁,此刻面色阴渗渗的,更显得骇人狰狞。
而躺在述律平面前的耶律阿保机在途中便已被侍从清理过尸身,这个时候看起来面色倒显得甚是平和,也不似溃败于魏帝李天衢,舍弃了捺钵大帐,而只得铩羽溃逃时那般满面的不甘与忿恨……只是阿保机虽然宛然如生,看起来便好像正在平静地安睡一样,只是他面庞与躯体显得有些干瘪,仔细看去,也能看出这是一具经过处理的干尸……
当耶律阿保机于败逃途中病逝的噩耗传至临潢府西楼,述律平深感悲恸,但生性强硬的她,也立刻派遣快马去传诏,务必要保全阿保机的完整尸首运回西楼。
为了确保耶律阿保机的尸首不至在途中腐烂,那些一并败返奔亡西楼的契丹近臣经过商议,也只得遣人切开阿保机的尸首,摘除内脏,清洗干净体腔,并以盐沃之,填入香料植物、盐和明矾……最后再以五色线缝合尸体,以确保能够保存尸身不会腐坏。
所以述律平目视耶律阿保机的尸首,就见她夫君的尸首虽然十分熟悉,看起来却又透着一股诡异……即便述律平面沉如水,可眉宇间也仍不由流露出一抹哀恸之色。
而二皇子耶律德光,以及三皇子耶律李胡,乃至耶律氏其他宗室贵胄,就匍匐跪倒在他述律平,以及阿保机面前……其中为首的耶律德光当初也只得忍痛吩咐麾下处理的尸首,他固然也感到心如刀绞,一想到令耶律阿保机郁忿而亡的魏帝李天衢,心里更是感到咬牙切齿的痛恨……
只不过耶律德光自是不知,按史载线的轨迹,本来应该是他于覆灭后晋,却发现无法坐稳江山,只得班师北返的途中却染暴疾口吐鲜血,一命呜呼,随行的文武大臣同样是按述律太后传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懿旨,遂对正史中那辽朝太宗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以做成帝羓干尸……如今的耶律德光,却需要做主按如此方式,来处理自己父亲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