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页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2559 字 2023-03-08

刘(上龙下天)心中发狠的念着,情知眼下片刻耽搁不得,遂当即厉声咆哮道:

“除了据守内城城关的宿卫军,六军十二卫其余兵马,与内侍宦官尽可能收拾内库金珠财宝,随朕尽快赶赴南隅港汊,乘船出海,逃亡琼崖岛。

殿后军士……在内城玉堂珠殿,以及郭城、东城、西城等各处城区多放上几把火,朕既然守不住兴王府,索性焚城罢了,与留着城中臣民归从于魏朝,最好所有的人都与城郭同归于尽!魏朝大军就算占据兴王府,也不过将得到一片残垣废墟罢了……朕将失去的,他们也休想得到!”

……现在已是争分夺秒的要紧时候,刘(上龙下天)也顾不得再整理衣裳,只能喝令着几员亲信宦官随他尽快上路。而刘(上龙下天)的长子刘耀枢、次子刘龟图早年夭折,至于正史中南汉第二任国主,刘(上龙下天)的三子刘弘度(登基后改名刘玢)则压根还没有出生……所以他倒也不必去急召膝下子嗣一并逃亡。

至于刘(上龙下天)的正妻,还有楚国开国君王马殷之女这层身份的马皇后,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如今就连楚国都已经亡了,她还有什么利用价值?还有后宫其他嫔妃……眼下的刘(上龙下天),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逃亡出去,于海外东山再起,继续享有把持一方生杀大权的无上权力;惦记的也只是又能携带多少财富,还能带领多少兵马流亡海外,还岂能为了些妇人,而延误了逃亡的时机?

只要有钱有兵,再打下一片江山,妻妾自然还会有的。刘(上龙下天)心说朕年富力强,以后自据一方,开枝散叶,还愁没有子嗣来延续刘家的帝业?

然而从玉堂珠殿中出逃之后,这一路下来,尚还跟随在刘(上龙下天)身边的宦官尖着嗓子沿途喝令叫唤,也不过又招聚了几百名军士慌慌张张的一并往南隅港汊的方向奔去。也有几队军士奉令到皇城内殿纵火,可是那些将官兵卒奔至刘(上龙下天)搜刮南海珍宝,而建成玉堂珠殿当中之时,却都已看花了眼。

极尽奢华的宫殿当中,诸般金银珠宝、奇异珍玩装饰于其中,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些将官兵卒也立刻回过神来,想到:

对啊,如今刘(上龙下天)都已弃城逃命去了,我等又何必再干纵火焚城这等有损阴德的事,也不必再追随着他去流亡。皇城内这些珠宝,尽快拿枪杆戳,用刀背撬,总之能拿下多少便算多少……焚烧郭城、东城、西城那等差事也不必干了,待拿够了金银财宝,再去招呼死守内城城关的同僚不必再拼命了,索性就直接降了便是!

第1198章 南海蛟蜃,你的末日到了

本来便已经倾向于弃械投降的内城宿卫军,当得知国主刘(上龙下天)已经裹携珍珠财宝逃亡南面的港口,意图流亡海外的消息之后,自然也不愿再徒劳抵抗下去,连声高呼愿降,便打开宫门,放魏军进入内城。

时间紧迫,刘(上龙下天)乘上匹快马,与若干宦官带着一小撮士兵,匆匆装束了几车财物,便往口岸港汊的方向赶去。这一路下来又生怕魏军已杀入内城,不断的快马加鞭,又致使不少内侍、兵卒掉队,直到刘(上龙下天)狼狈的抵达位于兴王府南隅入海的港口时,也仅剩下数百人尚还跟随在他身边……

由于魏朝大军杀至兴王府,刘(上龙下天)先前便已下达禁海令,一来是提防戒备魏军舟师走海路登岸,二来是要禁锢住各国商贾,乃至兴王府内走海贸的豪商因战乱而携家产离开兴王府。

所以停靠在口岸的船舰密密麻麻,虽然帆樯如林、舷帮相接,可是眺望远方海天一线,也别无船只在海面上航行,若是乘船逃离,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驶离海港。

然而刘(上龙下天)登上了规模也犹如海上小型行宫的龙艘御船,再朝着周围望去,就见也有随行的军士登上另外两艘纲船,本来从皇城内库中打包裹携的金银珠宝,再逃往港口的途中似乎又遗落了不少,眼下能携带上路的还不够个零头之数……刘(上龙下天)的心在滴血,往日自己处心积虑,盘剥搜刮的资产绝大多数不是要亲手毁掉,便就将会归魏朝所有……对于这种极度贪婪爱财、极端好大喜功的暴君而言,江山社稷没了,所剩下的财产也不过九牛一毛,也当真比自己被活生生剐上十几刀还要难受。

仅凭如今掌握的财富,再加上几百号人,虽然可能在化外之地最多也不过只能做个土豪富家翁……但是眼下刘(上龙下天)心中盘算着,只能将琼崖五州当做中转站,赶在魏军追击杀至之前,尽可能召集五州兵马,席卷所有钱粮继续流亡,那么起码在海外海外邦国也能组建起一支规模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