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告安节帅,徐公……鄙国东海郡王徐温,于升州上元设立霸府,遥决军国大事,总揽民政兵权,而起火的位置……正是他所处的霸府。”
“难道是徐温那厮……已纵火自焚了?”
安仁义脸上掠过一抹讶然之色,旋即他沉吟不语,心中则暗念道:
这倒也省却了不少功夫,按陛下的意思,徐温狼子野心,我朝本来就不曾打算招降他归从,也不能留那他的活口……不过稳妥起见,倒还要彻查一番,以确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寻思罢了,安仁义又朝着烈焰升腾的去处望去,旋即沉声喝令道:
“调拨兵马,速速前去救火,决计不能让火势蔓延开来,倒要累害得上元城中百姓枉遭池鱼之殃!也务必要查明徐温的霸府当中,又有多少具尸骸!
遣快马走报水、陆围城的诸部兵马,绝不可让城内有任何一人趁乱走脱。再立刻搜捕霸府中的胥吏、仆役,拘过去看个清楚,以尸骸的身形与所处的位置辨识。到底葬身于火海当中所有人都是什么出身,必须要核实清楚!
升州上元虽然已经攻破,可是稍作休整,还要立刻进军。毕竟徐温那义子徐知诰……尚在还据守宣城负隅顽抗。”
第1134章 纵然飞蛾扑火,吾往矣
待诸路魏军肃清城内守军,彻底控制住升州上元城之时,霸府火势好歹也被几拨兵马扑灭。只是烧毁的残垣断壁弥漫着呛人的浓烟,一时难以靠近,直到城内喧嚣的喊杀声、哭嚎声渐渐平息,以浸湿的布条掩住口鼻的士兵,便涌入霸府的废墟中去,并从当中发现一具焦尸。
虽然那具尸首烧得焦黑,也着实难以辨认。可是根据尸体的身形,被发现时所处的位置,乃至拘来的霸府胥吏亲口供述,基本上也可以确定那具尸首……的确是纵火自焚的徐温。
吴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已死,上元城内吴国文臣武将败馁气沮,也都不愿再抵抗下去……魏军遂又分遣兵马,在城中到处奔走,告知百姓各安其事,并排查是否有什么城狐社鼠会趁乱做些扰民的勾当。
上元所有吴国官员的名薄,也都已记录在册。经过清理尸骸、整顿兵马,本来因为战事而惶恐不安,生怕遭受兵灾波及的上元城内民众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然而次日一早,大队大队的军卒整装待发,按照各自的部曲迅速列队,骑军将士早已翻身上马,成千上万匹战马扬蹄嘶鸣,无数匹战马四蹄翻飞,敲击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由各部军将指挥着,又朝着南面开拨而去。
再攻破宣州宣城,基本上就意味着吴国这一方割据势力也将被魏朝覆灭。
诸路魏军齐头并进,宣城遭受围攻,也已持续了一段时日,形势也如先前徐温死守的升州上元那般极为险恶,也随时都有可能被魏军的先登锐士抢占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