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感慨念罢,李嗣源转过身来,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高声说道:
“诸部兵马在此间休整,明日一早便立刻启程。取道武州(后世河北省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的张家口市附近),再向西北面行进……途中若是遭遇契丹骑众,还须速战速决,出手务必果决狠辣,也不必留下任何活口!”
直至次日清晨,呜咽的号角声交织响起。新即位的帝君李嗣源在后唐旧时疆土却已无立锥之地,而显得格外的落魄……他又抵死不肯对契丹妥协,而统领这个帝国的余烬兵马进行战略大转移,那般阵仗也犹如草原上颇有规模的大部落逐水草的迁徙一般,便浩浩荡荡的朝着塞外开拨而去……
途径武州,而行至后世有“冀蒙通衢”之称,自古历代有乌恒、鲜卑、高本、丁零、突厥等北地族裔活动,如今也主要由契丹人掌控的保康县地界时……后唐军旅,果然遭遇一拨巡弋的契丹骑众。李嗣源遂立刻调度骑军,迅速向敌军发动奇袭,而当即将这拨疏忽大意的契丹部队打得个措手不及。
这拨契丹骑众也不过千人上下,而且统兵将官也根本无法与李嗣源等将才相提并论。又是以有备攻无备,集中优势军力的后唐军队,犹如一柄攻城槌狠狠的摧垮敌军的阵列。药彦稠、王建立二将又各自统领所部兵马,从左右两翼包抄夹击,趁势掩杀四散奔逃的契丹骑兵,旋即又与李嗣源亲自统领的军旅遥相呼应,亮起锋刃森寒的诸般兵刃,直朝着中间合围过去,逐渐形成一边倒的大屠杀……
直至侥幸逃脱的零散骑兵通风报信,又带来数万骑军意图截杀转移北进的后唐军旅……可是当契丹援军抵达此处旷野时,李嗣源统领军队早已遁去。
只是启程前夕,李嗣源又吩咐麾下兵马,割下数百具契丹士兵的首级,都插在了竖起的木桩上,就是要让后续赶至的契丹人好好瞧瞧他们同伙这般血淋淋的下场……李嗣源此举,无疑也是在向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示威:
我后唐现在可还没有覆亡呢……就算我等不得已只能转迁至塞外,可起码暂且摆脱了魏朝那一方劲敌,我们也还有余力,要和你契丹死磕到底!
第1033章 东丹人皇王,契丹大皇子
李嗣源统领后唐余部军旅遁入塞北,也仍是毫不掩饰的表露出对契丹的恨意。然而后唐仍有辗转流离的军将,却主动赶往契丹人控制的州府,而期望转头外族,以盼着仍能谋得功名富贵……
亦属燕云十六州之一,地处后世北京延庆城区的儒州治所缙山县,城内来往走动的兵马,非是髡发左衽的塞外胡骑,便是由契丹收编的汉军将兵……此处被外族控制的城池,也显得有些萧条,城中百姓唯唯诺诺,也只得任凭契丹军队处置。
而契丹仍要从攻破的州府城郭中抽调一部分百姓,强行迁徙,充实辽东人口。所以这几日下来,街巷间到处都有契丹将兵横行无忌,便如挑拣牲口一般,勒令大批居民背井离乡,即将被押解着赶赴北地。
缙山县城内,哭嚎哀呼声自许多民居响起,然而面对那些凶神恶煞的契丹军卒手持的刀刃,那些百姓也只得转迁异乡的命运,也不敢有丝毫怨言……
契丹还是要扩充治下的汉民人口,所以契丹侵州夺县,截止到目前尚没有酿成大规模的屠杀事件,但是骚扰侵害百姓的事件也仍少不了……毕竟按塞外草原上弱肉强食的规矩,做为征服者的一方,肆意掳掠,甚至杀戮被征服的部落也都是常态。
那些契丹头人军卒,但凡有了空暇时,便还要在缙山乃至儒州治下城郭镇坊东游西逛,毕竟早年在塞外的环境相对更为荒凉艰苦,大多没见过世面的北地胡骑,如今即便只是身处于燕云地界一处州府治所,一个个也都已逛得乐不思蜀。而对于很多契丹将兵而言,也都是一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