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石敬瑭其人,以往表现的再是骁勇稳重,而对他的岳丈忠心耿耿……可是石敬瑭与李嗣源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骨子里完全没有气节二字可言……
而李嗣源愈发恚怒,他咄咄逼人,又踏前数步,目光仍然直勾勾的朝着石敬瑭凝视过去,随即又道:
“你以为对契丹俯首帖耳,便能利用外族复夺失地?耶律阿保机狼子野心,如若任凭他驱策……那么我唐军岂不是成了助外族侵害中原的爪牙?如今契丹便已侵夺我朝振武、卢龙治下诸州疆土,倘若向其表示臣服,也无异于将北疆失地拱手让人!耶律阿保机贪得无厌,早有窥视中原的野心,他必然一面要利用我军对抗魏朝,一面还要大肆南扩,威逼朕承认交割我唐国故土献于契丹。
山后之地、燕云诸州,本盖为南北汉、藩之限,如若尽皆落入塞北族裔之手……则北面屏障尽失,届时契丹再要南侵……则将一马平川,更利于侵害中原!
契丹终究是塞北外族,朕如果为了争取耶律阿保机的施舍,占据几处军州,就算进而能南侵魏朝,而再借助外族打下一片江山……可是因朕之故,如果使得北面屏障之地尽落入契丹之手,只怕中原汉家百姓,也将长期面对外族侵袭的威胁。那么从长远看来,朕只为了一时之利,岂不是要成了受人唾骂的千古罪人!?”
听李嗣源越骂越是言辞激烈,又是在周围一众将领的注目之下,石敬瑭觉得自己的面子实在是挂不住了,也感到有些气急败坏……他咬了咬牙,到底还是按捺不住,而又低声说道:
“先帝素有挫败魏帝、入主中原的雄心壮志,而倘若能借助契丹的军力向南拓张疆土,我军处境非但不会如此险恶,陛下不是也有了能完成先帝夙愿的指望?如果有可能南扩至中原之地,臣以为即便我唐国些许故土暂由契丹占取,也是权宜之计,而只得如此……
至于陛下说若是燕云诸州由契丹占据,从长远看来,也将致使中原汉家百姓置身于塞北外族的刀兵威胁之下。可是陛下……毕竟我等是沙陀人,终究不是汉人……眼下这般形势,哪里还顾得上那许多?”
李嗣源闻言,却是冲冠眦裂,心中的怒气顷刻间便爆发开来!他飞起一脚,直狠狠踹在石敬瑭的肚子上,当即蹬得他向后飞出,又重重的抓在了地上!石敬瑭顿感五脏颠散,腹部更如翻江倒海一般,也几欲干呕出声来……而在周围一众将领的惊呼声中,李嗣源疾步赶上,又一把薅起石敬瑭的衣襟,忿怒的瞪视过去,又厉声说道:
“朕本以为,你是我唐军中的后起之秀,也合当大力提拔。按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朕将女儿嫁于你,也着实把你当做自家人看待。但如今方知你是这般想法,你……实在是太让朕失望了!”
第1032章 团结一心?仍是各怀鬼胎罢了
被李嗣源一脚蹬翻倒地的石敬瑭,又被生生的薅了起来……他目露惊恐之色,再怔怔的向几乎与自己快面贴面的主公瞧去,就见李嗣源圆睁的双眼已不止是勃然怒气,似也已夹杂着几分杀意……
石敬瑭不敢再试图狡辩,李嗣源旋即又狠狠一推,再将他摔在地上,又忿声说道:
“不错!朕本是胡人,沙陀诸部起于西域金娑山、蒲类海,而后转迁至代北,也并非是汉人……可当年北朝鲜卑革俗汉化,促使衣冠习俗与华夏同风,方才使得汉家官卿黎民归心。
我沙陀族裔,大多归化汉唐久矣。武皇扶唐室国祚,先帝延续前朝李氏宗室,即便迫于眼前形势,只得转迁至塞外……可我朝仍以唐为国号,要顾及的就不只是沙陀族人,而必须要为中原汉民的生计着想!
倘若甘愿为契丹南侵中原的爪牙,汉家百姓对我沙陀敌意只会越来越深。失了民心,便不要再指望能复兴社稷,我朝也终究难以在中原立足。唐国开朝元勋宿将……包括我在内的武皇膝下一众义儿,无论沙陀、汉儿、吐谷浑、回鹘……却又为何能众志成城,而别无族裔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