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你肯卖身,双亲也都已亡故,可不先至司署记录,再寻正主勘合契书、签字画押,我看哪个敢买你?大庭广众,你却见尸首拉到闹市中来,再不过一日光景便要变腐发臭,如若再传染疫疾,你可知又该当何罪?赶快抬走,否则公事公办,便是你这等年纪的女子,也不会讲什么情面!”
“岂有此理!”
瞧着那几个胥吏呵斥那对要卖身葬父的可怜姐弟,李继贤倒气忿的叫嚷起来。然而李天衢握着他的小手微微一捏,李继贤这才压低了声音。而周围围观的百姓都瞧着热闹,注意力都被那胥吏与那对姐弟吸引过去,也都没有注意到这边还有一个小子瞧得义愤填膺……
而李继贤仍是气呼呼的,他望向自己的父亲,不住忿声说道:
“儿臣……孩儿听闻历朝各代朝纲不振时恶吏害民,而前朝凶吏,作恶尤甚!百善孝为先,这对姐弟凄苦可怜,还知要安葬亡父尽孝。可这些胥吏无恻隐之心,怎么就不能体谅百姓苦楚?”
然而李天衢瞧着自己这个幼子一副要打抱不平的模样,眼中似有一抹欣慰之色,却仍是摇了摇头:
“那胥吏口气虽冲,可我问你,按我朝法例,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按前朝《唐律疏议》设例,甚至诸侵巷街阡陌者,当杖责七十。而监市署吏眼见有人于闹市放置尸体,所以前来依法处理,这又何错之有?
监市官署胥吏即便可怜这对姐弟处境,也终究不能网开一面,等候有人出资助那少女葬父,而将其收为婢女。这件事,他们的确该管。我朝允许雇佣婢女,但人口贩卖,却是重罪。法例的确是为父定下的,这少女只是不知法例,又急切盼着亡父能尽快入土为安……可是她若真被人买去,不经官署牙行记录在册,你又怎能知这对姐弟以后的处境?”
听自己父亲这一席话说罢,李继贤不由当即愣住了。似他这等年纪,有些事,自然尚还无法思量的透彻,可是此时的李继贤隐隐约约的也意识到,治国平天下,也的确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
第872章 我的儿子,以后须你好生辅佐
“今日你看到的,尚还是小事,可关乎百姓生计的政令,就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实则现在天下尚未一统,我朝刑律实则还是相对严苛了些,若是太平治世,刑律可酌情减轻,只不过斟酌法理政令,务必慎之又慎,否则朝令夕改,同样有损朝廷威信……”
李天衢仍对李继贤谆谆教导着,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言行,他十分满意。有同理心、有正义感毕竟是好事,至于帝王心术、为君之道……李继贤如今年纪还小,现在有意识的培养,直到他年纪再大些,有些事情还是放手要让自己这个四儿子去做,才能有切身的体会。
“帝王的一言一行,本来就当为天下表率,每逢决策时,也切记不可感情用事。何况如果遇到事便喜怒皆形于色,也很容易让一些臣僚揣摩清楚你的心思。在没有确定事件的真相时,不要妄下定论。而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听自己的父亲继续说着,李继贤仔细聆听,正在很努力的理解着,不过以他这个岁数而言,也已经有些听不明白了……忽然李继贤把头又朝着那对哭喊哀求的姐弟望去,眼中也仍带着一抹不忍之色。
李天衢心想市监司的胥吏公事公办固然没错,只要能尽快恢复街坊秩序便可,倒也没有必要为难这对处境凄惨的姐弟。
只不过周济这对要安葬亡父的姐弟,自己倒是不便出面,还须吩咐周围的侍卫去与那几个胥吏知会几句。否则帝君携皇子微服出宫,在汴京城内游逛,这事若是闹开,周围大批围观的百姓,只怕要跪下一片山呼万岁不说……被认个脸熟,以后再要出宫的话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