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便如燕雀,到底不及您与魏帝那等翱翔于云霄之上的鸿鹄。我已将义父赶下台去,只要仍愿意臣服于你晋国……毕竟北有契丹、南有魏朝,想必晋王您也不至于非要为难我这个小国国君吧……”
……王都煽动安熹城牙军闯入王宫,囚禁义父王处直,倒也不敢立刻宣称继任北平国王位,而是自称义武军节度使留后。
随后王都立刻又派遣使臣,赶赴晋王李存勖所处的行营,表说先有王郁妖言蛊惑,当北平王终究也是铸成大错,但是北平治下臣民,也皆不愿臣服于塞外异族,故而只得发动兵变,暂且将国主看押住,而仍向晋国表态鄙邦愿为臣属,还望大王体恤北平国三州黎民百姓,乞请莫要再动兵戈。
然而王都上表呈现于李存勖的国书虽然十分恭敬,他这边督令定州安熹牙军巡检城防,不得有丝毫怠慢。毕竟晋国方面,也有可能就不肯接受罢战的请求,而会打算把北平国一锅端了兼并领土……是以也须做好据城死守的准备。
不过在明面上,王都对李存勖已经把姿态放到了最低。他不会自称继承北平国君王的位子,也正是在等候晋国的承认册封。
至于他那义父王处直……王都也有意要把自己,与赵国那个将他义父王镕宗族满门屠戮杀绝的张文礼划清界限,国书中直言自己冒犯义父,实在是情非得已,可犯上兵谏,乃是大义所在……又表说眼下也只是将王处直监禁起来,至于如何处置,则是只字未提。
换而言之,倘若李存勖要逼王都交出屡次背叛晋国的义父王处直,那便是晋国要的人,而并非他意图篡位而弑杀义父;如果李存勖没把王处直放在眼里,而没有要求北平国交出被赶下台的国主……那么王都也会以为义父养老的名义,而将他囚禁到死罢了……
第702章 围攻真定,一边往死里打,一边攻心为上
契丹耶律阿保机败退北返,北平国王都又发动兵变囚禁义父王处直,转而又向晋王请和……那么晋军要对付的敌手,也只剩下死守真定城的张文礼那一路叛军。
又能腾出手来调兵遣将,几路晋军将士也开始向真定的方向集结。其中诸如因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战死,遂由甚受他重用的观察支使兼藩镇节度判官任圜代领军旅,奉李存勖诏令立刻西进,也已加入攻城战的序列当中。
而赵国原都城真定这边,由于李存进战死,也早有晋国其他宿将前来接管扑城强攻事务。现在的晋国已经没有契丹、北平等势力的牵制,各部将士也都憋着满腹的火气,当然是要往死里打,而尽快荡平除绝张文礼这路贼党!
针对真定城,晋军再度四面合围,又响起震天的杀声。
一队队率先扑城,尝试要先登夺取城关的士卒,即便在城头上激射下来的箭簇弩矢,乃至滚木擂石的打击下纷纷倒在硝烟与血泊当中,成为再也爬不起来的尸首……
可是大批同僚战友依然前赴后继的往城关上扑,他们的君王李存勖用兵如神,杀得耶律阿保机狼狈北返,这也极大的鼓舞了各部晋军的士气。现在也就只剩下眼下这一路敌人,再将其消灭荡平,那么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契丹三十余万大军,都被我晋军儿郎杀得狼奔豕突、落荒而逃,你们这些追随张文礼造反的叛军又算什么东西!?
而以成德军藩镇牙兵为班底的赵国叛军,虽然已擅守而闻名。可近日来承受晋军的猛攻,也甚是焦头烂额。一队队守城步卒仓惶的组织反击,可从城头向外望来,就看城下一队队晋军将士看似无边无际,汇聚成茫茫一片人潮,瞧得也不由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