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正如吾儿所言,我北平国为图自保,也只得倚仗外力……只是出使契丹,毕竟事关重大,要促成国主耶律阿保机肯为我国倚仗这等大事……”
“父王!既是儿臣谏言外联契丹,出使北地,孩儿也是责无旁贷。还望父王许以重任,儿臣也必当说服契丹国主,以保我王家基业!”
见自己这个儿子又疾声请命,王处直微微颔首,当他再把眼望向王郁时,眼中也多了几分期许之色:
“吾儿忠孝,为父便命你出使契丹。你当然也知道,保住北平国社稷,便是维护我王家的基业,自须父子同心协力才是……”
王郁闻言大喜过望,又连忙连声表态必定不会辜负父王的信任。毕竟他当年被挟裹着曾投至晋国太原之际,正值自己的父亲转而臣服于朱温,所以明明是父子,双方当初长久以来却处于敌对的立场……即便后来北平国又向晋国称臣,王郁得以重返故地,但是不仅与北平国臣僚的关系显得有些生疏,就连与自己的父亲相处,先前也不免有些生分……
所以王郁才屡屡向他父亲提议等候机会,需要摆脱对晋国的附庸关系,以证明自己不只是晋国先主的女婿,他更是北平国宗室王家的种……也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以后这一方割据政权的君王位子,能够由他王郁来继承。如今通过力谏外联契丹,而使得父王更加重视自己,这也是王郁要迫切达成的目的。
毕竟王郁还很清楚,北平国的嗣君候选人,可还有自己父亲先前更为信任,只是眼下统领军旅巡视易州,而未曾参赴这次军议的义子王都……
……
晋国杀向赵国国都真定城的先头军旅,已经抵至城下开始准备攻城。而死守城郭的张文礼一方,自然也组织起部众要全力抵抗;
而奉晋王旨意,赶赴赵州要招抚符习、周式等赵国文臣武将的郭崇韬,也已抵达目的地,开始进行游说事宜;
而北平国主王处直,也派出他的子嗣周郁出使北地,意图引来契丹巩固他的王位之时……由张文礼派出的使者,也终于抵达汴京,请求觐见魏帝,意图扭曲事实,而向李天衢禀明赵王意欲被魏,是以由张文礼发动兵变,而掌控赵国都城的这一消息……
然而汴京内朝大殿当中,李天衢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跪伏在地的赵国叛军使者,他的嘴角上也始终挂着一抹冷冽的笑意。张文礼那厮,又怎么可能是为了向我尽忠,这才篡权夺位的?就算能瞒得过旁人,可是我又怎会不知你又是个什么货色?
不过张文礼既然已发动兵变事成,这也就意味着赵王王镕,连同他赵家宗室族亲,宫中嫔妃、侍女、内侍……恐怕也尽被张文礼指使叛军残忍杀害了吧?
李天衢随即又想到,即便自己能够预测到只要张文礼在赵国朝堂,他早晚也将干出弑君篡位这等事来,可是即便他之所以能够弑杀赵王得手,过程几乎也与史载的轨迹如出一辙,但也无法准确的预料到他谋反的具体时间……所以己方势力针对这桩兵变再做出反应,只怕注定要迟于同赵国更为邻近的晋国。
那么晋王李存勖那边,又会如何行动?
李天衢心中思忖,即便如果我是李存勖,也必定会试图抢在我魏朝前面,而意图尽快攻占赵国全境。毕竟他以助赵王平叛的名义出兵,也是师出有名……而晋国又占着地利的优势,这次也极有可能要阻截我军通往赵国都城真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