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身为藩镇节度,本来的职责便是镇守一方,抵抗犯境异族,以拱卫朝廷,保得中土平安。偏偏当初藩镇设立时,便有悖逆贼臣安绿山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却反逆乱常、祸乱天下……”
韩逊正说着,又长叹了一口气,继而又道:
“而后也多有藩镇节度,因为下辖疆土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而野心渐长,更兼朝廷暗弱。甚至藩镇内部自行废立节度,也早已无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如此不知有多少节度使,持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便当自己是割据一方的帝君,不再以唐廷为尊,甚至挟持圣驾,乃至弑君僭位。
为父接掌朔方军节度使一职,本来心念的是上保社稷、下保黎民。呵……方今诸藩节度,大多也都不顾节度应受的使命,可是为父坐镇北疆,戎卫中原,始终也不曾忘却节度使的职责所在。只是当年不曾想那朱温……以救驾为名,而后竟然弑帝灭唐,僭位称帝。
而我朔方军不过是北疆一处边镇,当初不该错信那朱温,也无法力挽天倾……为父向梁国称臣,也是因唐廷的确暗弱昏聩,但即便保不了社稷帝君,可唐廷虽亡,治下黎民犹在,为父现在不管中土谁称帝为尊,只打算镇守北疆,抵御趁中原乱世有意南侵抄掠的塞外族类。
然而方今局势,不比当年为父以为雄踞中原的,会是朱温那厮……投魏,则与晋交恶,投晋,则将结缘于魏朝……所以在魏、晋双方决出胜负高低之前,我朔方军不会投从于任何一方,否则也必然会陷入日后魏晋争霸的战事当中,那还何谈戎卫北疆,保境安民?”
第648章 河西方略,三手准备
韩逊告知韩洙、韩澄二子他的打算,而对韦震、李严,也仍旧是采取以礼相待,却又不倾向于其中任何一方的态度。
还需要向各自的君主复命,韦震与李严也不能一直拖延下去。又磨耗了几日,眼见拉拢朔方军投从一事无果,郁郁不乐的两国来使却也只得向韩逊辞行,而要返程回去分别向李天衢、李存勖回复上报。
韩逊安排席宴,为双方使臣践行。只不过这次他便向韦震与李严表态:
朔方军是投从于魏朝,亦或者向晋国称臣,这都不重要。倘若南面又将有战端……朔方军的确不打算卷入其中,方今藩镇与两大国临近,的确又不便厚此薄彼……
而身为藩镇节度,本来镇守边疆,抵御北地外族侵犯仍是职责所在。朔方军可以向魏朝进贡,亦愿同晋国交好。也只盼魏帝与晋王能够体谅朔方军的处境,能容许他韩逊继续履行坐镇北疆的职责。
此行前来都没有达成目的,韦震郁闷的返至长安,复命禀说朔方节度使韩逊的想法……本来他也甚觉气馁,毕竟转投魏朝为了家业荣禄,韦震一把年纪,也仍要主动请求担当重任,以盼着能得受李天衢的重用。然而今番出使朔方军,结果绝并不算如何理想……
可是李天衢听韦震禀说罢了,当即却不由的朗声长笑起来。由韩逊统领的朔方军藩镇,在这般时节,倒让李天衢想起后世他所看过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当中,驻扎在北面绝境长城,抵御异鬼与野人,而决计不会插手南面七大国纷争的守夜人军团……
韩逊自从掌控藩镇以来,直到他逝世为止,这一辈子的确只注重保境安民。在任期间警惕北面诸族各部的动向,而对于中土各处割据政权,除非有人主动前去招惹,而治下掌控牧圉之地,也具备一定的实力的朔方军从不曾向南面用兵,而主动试图拓展疆土。
而直到韩逊之子韩洙接替父亲,出任朔方节度使之后,按父亲教诲,也仍是继续坐镇灵州,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