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相继身故,各自的储君也已继承王位之后,一方将会使得国家更为强盛,与魏朝竞争也会愈发激烈,直到不得不兵戎相见;另一方却是人心涣散、自取其祸,也不足以再成为魏朝的强大威胁……李天衢却忽的想到了又退回长安的朱温,李克用与杨行密都已离世了,偏偏你这老狐狸还能苟活下去。
毕竟李克用性如烈火,为人霸道强势,然而刚极易折,遭受重大挫折,乃至强烈的刺激之后也极易伤损身心;而杨行密城府极深,腹黑善于隐忍,然而一生机关算尽,本来也到了阳寿绝尽的时候……他忍的太久了,却还是要承受巨大的挫败,自然终究也无法再撑下去……
然而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句话倒也有些道理。老奸巨猾的朱温是泼皮无赖出身,没心没肺、没皮没脸惯了,心里承受重大打击的能力,反倒也要强于李克用、杨行密二人……所以朱温即便同样遭受巨大的挫折,他不但还能撑下去,甚至为老不尊的愈发放荡形骸……所以梁、晋、吴三方年纪相仿的雄主,无论按史载还是眼下,朱温的寿命仍是三人当中最长的一个。
只不过李克用、杨行密好歹属于病逝身故,朱温却更是不得好死。然而不是史载中致使他丧命的那桩事件发生,也不知这老狐狸还能蹦跶多少年头……
而梁将杜晏球,也已返回汴京故地,暂且隐姓埋名的安住了下来。李天衢当然也要履行自己的承诺,吩咐巡院侍卫司发出指令,调遣安插在长安城中的密谍着手接引杜晏球家眷东迁至汴京等事宜。
根据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朱温返回长安之后,任他脸皮再厚,于暮年复夺中原无望也终究难免意志消沉。梁朝皇城间那些荒唐的宫闱秘闻、风流韵事在市井间传得更凶,看来朱温也是愈发的纵情享乐。而梁国民政、军政大事,眼下主要由韩勍、段凝等权臣,以及袁象先、赵岩的皇亲外戚打理……
当李天衢听闻这些人的名头时,当即不住的冷笑一声,他已能确定梁国如今非但元气大伤,长久下去朝堂也自会愈发的糜烂。
朱温为人再是狡诈卑劣,好歹当初治国也很有一手,可是如今他任凭朝内有奸臣巨贪当道,看来终究是因称霸中原无望,这就开始专注于扒灰睡人1妻,雄心壮志早已消磨的干净,彻底暴露本性,而没有精力再理会国事了么……
然而朱温再是恣意妄为,李天衢知道他仍是尽可能的要让朱家基业、梁国国祚延续下去。朱温如果已是没有精力与心思继续主持国事了,那么也势必要从自己的亲子义儿当中择选出一个最合适的人,而敲定以后将继承他帝位的到底又会是谁了……
而李天衢也很清楚,倘若朱温当真决定了梁国的储君的人选,那么距离他横死暴毙,应该也就为时不远了。
第576章 梁国乱局,长安城内的密谍
梁国国都长安,做为昔日巍巍大唐的都城,比起方今日渐兴起的汴京,此处城郭整体氛围上更多了几分厚重的沧桑感。而朱温不得已放弃汴京西迁,只得以长安为据点好生经营,倒也使得这处几经战火摧残的名城逐渐回复以往繁盛富庶的气象。
城内如今也已打破了唐朝时节的市坊制度,只是整体城市布局上大致仍维持旧时的结构对称,排列整齐。
先前百姓住宅区划分成整整齐齐的一百来座坊早已没有门禁与夜禁,到处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琳琅满目的商铺周围车水马龙。也仍有些高鼻深目、蓄络腮胡子的西域胡商在城中贩卖商货,虽然远不及盛唐时节那般数目众多,但是领略此情此景,也能让人追思起以前长安有万国来朝时的宏伟模样。
只不过长安城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繁华富庶,城内一队队持枪佩刀士卒时不时穿梭过各个市坊。也会有凶神恶煞的差役手持皮鞭与水火棍、腰挎钢刀与铁链……便如同觅食的鬣犬,闻着点血腥味,便呲出獠牙一窝蜂直扑上去。
市井商贩,乃至寻常百姓苦守盘剥压榨,动辄被拘捕下狱、遭索讹钱财,所以对于民众而言,现在长安城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很多人感到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