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史载能够与先后建立五代前两朝的后梁、后唐掰一掰手腕,而在后世被赞称为“十国第一人”的杨行密,到底也不免含恨身亡……
李天衢闻讯之后也颇为感慨,自己与杨行密先是合作,随后反目为敌……虽然实力上也一直能压过吴国一头,也全因准确的把握住了几个时机,明里暗里的要与杨行密较量斗法,也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分毫怠慢。
然而这个劲敌身死,李天衢倒也能确定来自于南面的压力也会骤然锐减。毕竟李克用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李存勖却能领导晋国变得更为强盛,可是要接受杨行密国主之位的……恐怕也仍会是他的长子杨渥。
而杨渥那厮心高气傲,就算他对外扩张的野心也十分强烈,可是由他继承王位,想必再用不了多久,吴国内部也将爆发动乱,而且那些只有杨行密能压制住的宿臣,相继也将会暴露出意欲夺权的野心吧……
……
吴国国都,宁国军治所宣城。
安放杨行密遗体棺木,供亲眷子嗣、吴国臣子吊唁的灵堂当中,除了尚还在襁褓当中杨浔、杨澈,杨行密膝下亲子杨渭、杨濛……以及尚只是五岁年纪的杨溥尽皆披麻戴孝,跪在他们父亲的灵位一侧。
父亲的离世,对于这些少不经事的孩童而言,当然也是犹如天塌下一般的沉重打击。杨渭、杨濛、杨溥跪倒在地上痛哭流涕,眼见来来往往的吴国文臣武将各个神情悲痛,他们在这种凝重的氛围下也显得格外的惶恐不安……
可是继承吴国国主之位,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却并没有出现在灵堂当中。
“岂有此理!世子平日轻佻放荡倒也罢了,可他不为主公服丧守孝,眼下到底又在何处!?我这便去寻他,便是五花大绑,也要将其拉来为主公守灵!”
王茂章忽的忿声怒道,而同为庐州合肥出身,当初亦是最早投从杨行密打天下的同袍刘威闻言,便立刻奔将上前,急声劝道:
“慎言!世子为人秉性,你我也都大概了解……先前好不容易劝住周本,就怕枉生冲突,你也就切莫冲动……毕竟从今以后,他也不再是吴国世子,而是我等的主公……也是决计不可冒犯……”
“可是……唉!”
王茂章终究也只是懊恼的一跺脚,还没冲动到当真要绑了杨渥前来为他父亲守孝。而在场其他吴国宿臣不但神情激愤,也有些人满面愁容,似乎对于自己以后的处境,乃至吴国以后的形势而深感担忧……
身为吴国世子,杨行密本来却对他这个儿子甚不满意,若不是其他子嗣年幼,也实在不愿让杨渥做为储君的人选。而杨渥的确也是生性放荡,喜好玩乐,不止是杨行密,吴国老资历的功臣宿将对他也甚不待见(按《资治通鉴》所载:杨行密长子宣州观察使渥,素无令誉,军府轻之)。
然而逆反心思极重的杨渥,不但父亲格外苛责,当然也能感受到其他吴国资深臣子对他的漠视。时日一久,杨渥对于吴国随着他老子打江山的老资历功臣的排斥与仇视,竟然也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