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李天衢情知自己的出现,也会使得当初曾共同死守宛丘的守军心思再度动摇起来。现在的问题就是,被空降过来,接管陈州旧部的韩建,凭他的治军手段,以及如今在忠武军的威望,又是否仍能促使宛丘守军会抵抗到底?
按李天衢寻思,韩建当然没有那个本事,因为按原本轨迹,他就是因兵乱而死在此处藩镇的。
如果按原本的史载,十几年后,朱温将忠武军更名为匡国军,并由韩建兼任陈许蔡观察使,承诺绝不会限定任期以及更改他统掌的藩镇,就相当于默认韩建劳苦功高,在梁朝国都眼皮底下做得个权掌一方的土皇帝。
而韩建在梁朝朝堂中枢为官治政,虽然干的是风生水起。可是恰逢梁朝政权交迭的动荡时节前后,藩镇内部都已经相继急报有变乱频发,但韩建这个当年统掌一方的藩镇节度,似乎是干惯了文职,而治军的手段早已退化一般,他根本未做防备,随即麾下马步都指挥使便发动兵变,就在衙署内将韩建杀死。
被李克用揍得哭爹喊娘、连连告饶,面对朱温又选择不战而降,直接称臣的韩建,现在就相当于五维能力里面的政治猛涨,而指挥能力早已滑落得不成样子。他又是顶替了被陈州旧部奉若神明的赵犨、赵昶、赵珝哥仨接管藩镇,眼下威不能服众,大军压境之际,凭韩建如今的能力恐怕也难以稳定住军心。
李天衢能够确定的是,如今占据宛丘守军大半军力的陈州旧部袍泽,他们绝对不希望与己方军旅只得厮杀到底。偏偏韩建硬着头皮只能抵抗,那么由我慢慢的施压,促使守城主将与军旅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那么终将会导致何等结果,心中大概也能有个数。
是以按李天衢旨意,次日一早,陈列于宛丘城前的军阵鼓声大作,诸部军旅向前挺进,却也只是行至彼此攻守器械、硬弓弩机的射程范围边缘便停下了脚步,一张张晓谕招降兵檄,都被拴缚在了去了锋簇的羽箭上,旋即齐射而出,犹如雨点一般疾落下去,也有不少羽箭直越过城墙、射入城中……
第364章 军心所向,由不得你不依
头两日,惊慌正要组织抵抗的宛丘守军眼见从城外射来的,仍是劝降的兵檄,这才心下稍安。城头上诸队弓弩手,乃至操控巨弩的军士力夫,也都无意反击。哪怕仍有韩建的亲信幕僚前来督战喝令,守军有意拖延的拈弓搭箭,校正床弩之际,向城内施发兵檄的军旅也已然按部就班的退守到了射程范围之外。
这两日内,会聚于宛丘城墙左近的将士交头接耳,暗地里来往的愈发频繁,经议论得出的结论依然是:与李天衢兵戎相见,实在不值得。
然而韩建督令守城部众仍要抵抗到底,第三日,李天衢所部攻城军阵前列,便又横列开十几具投石炮具。沉重的石弹轰然抛飞出去,只几轮攻势,却是集中砸在宛丘耸立的城墙上,看来也并没有校准方位,而意图朝着城头上聚集的守军将士予以猛烈的打击。
虽是有惊无险,但守军将士也发现城外大军阵列开始徐徐调动。越来越多的重型攻城器械被排列在阵前,另有大批的步军蓄势待发。李天衢此举,也无疑是要向宛丘守军传达出一个讯号:我眼下还没有发动猛攻,但也不会一直等下去的。
先礼后兵,李天衢顾念当初的袍泽情谊,先是以安抚交涉,可如若不成,到底还是要使用强硬手段攻城的。
如此一来,宛丘守城将士心态更似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偏偏主掌藩镇的韩建仍是不肯降从。再僵持下去,注定也只能要与李天衢兵戎相见,陈州旧部当中统掌兵权的几员将官终于悄然会聚,合计如何部署,以避免与李天衢反目为敌……
宛丘北门,城门楼中,周围也尽是陈州出身的军士巡哨值守。他们各个神情警惕,只是比起城外结营扎寨的李天衢所部大军,这些军士防备的,却好像是同样身处于宛丘城内,个别从它处调拨而来的梁军部曲。
城楼当中,摇曳的灯火之下,已经聚集了九名隶属于忠武军都将、营指挥使一级的武官。眼见周围并无外人,其中一个生得络腮胡须的都将当即忿声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