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瑕丘城南,冯弘铎眼见李天衢亲自前来相迎,他便立刻恭身拜道:
“可叹在下不敌田頵那厮,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丢了基业,更如丧家之犬,幸得大王收容,已是万般感激。在下何等何能,怎敢劳烦大王亲至接迎?”
李天衢则笑呵呵的上前搀起冯弘铎,眼见他本来便生得张长脸,此时更是耷拉得老长,瘦长的身子,显露出的肌肤也成古铜之色,看来早年也时常在水上讨生计,久受风吹雨打。而冯弘铎的反应虽然甚是诚惶诚恐,可他眉宇间也满是股愁苦之色。
这倒也是,本来在后世南京地界做得个土皇帝,统掌着数万兵马,水师名声在外,就算地盘小,好歹再当地也是只手遮天,总掌生杀大权的人物。结果被田頵一通暴打,最自信的本事不及对方、最仰仗的本钱遭受挫折,还丢了自己的领地,只得寄人篱下……这事搁谁谁好受?
虽然冯弘铎如今处境落魄,而李天衢已想好如何安顿任用他的方式,遂好声好气的安抚道:
“冯将军休要如此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世将才,也不可因一战而盖棺定论。而将军为田頵所败,那田頵又是吴王麾下大将,孤与吴王结盟共讨梁贼……
虽说将军当初掌管升州,身处险境,这终究难免失守,也只怕难以再从吴王手中索要来领地……但是孤能担保的是,吴王那边也绝不会再为难将军。而孤若有幸能得将军襄助,也必当重用厚待,绝不会有半点怠慢。”
第335章 国富而兵强,高郁的杀手锏
“将军精于水战,孤往日便闻名久矣,将军麾下冯晖、颜建,也俱是水战将才。孤得武宁舟师,犹如猛虎添翼,而这支水师,也自然仍由将军亲掌,并任水军都招讨使。而我军督管水师职责,也全要仰仗将军了。”
又得了李天衢的亲口承诺,随后设宴席好生款待。冯弘铎又闻知自己不但将统领旧部,司掌密州、登州一带海域戎卫水军,在当地有豪府官邸,在瑕丘也会给他留有上等府第,也随时可以前来与李天衢来往亲近……所受的待遇,也着实出乎冯弘铎的意料之外,他千恩万谢的表态愿意效忠,不但语调有些哽咽,更是不禁留下了激动的眼泪……
毕竟李天衢大概也能揣度冯弘铎的为人秉性,按说原本应该是杨行密占据得淮南军藩镇,从长江南北大概把他的领土给包围住。冯弘铎兵败之后,将会走投无路,而只得流落到海岛上。而杨行密毕竟也有雄主之才,若是被他抢先一步遣使去劝降,则会遣使者传话有言“胜败,用兵常事也,一战之衄,何苦自弃于海岛?吾府虽小,犹足容君”……
冯弘铎的反应则是感泣不止,哭得稀里哗啦,被夺了基业的仇恨也烟消云散,自此便死心塌地的成了效忠于杨行密的水军主将。由此可见,此人不但感情丰富,也很吃恩抚厚待那一套,只要对冯弘铎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并给予优厚的待遇,那么基本也能确定他以后会忠心不二的竭力效命。
虽说按冯弘铎原本的阳寿命途,他应该也再活不过几年了吧……
李天衢心中寻思,而且冯弘铎大败于田頵,他水战的本事也可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仍要对其格外厚待,以能确保这支武宁舟师能够顺利的被收编,那么不但己方势力的水军力量骤然增强,冯弘铎麾下想必多有善于打造战船的能工巧匠,以后也都是能够大加利用的。
“我这边自会修书一封,吩咐李振再往宁国军宣城走一遭,吴王那边,到底还是要知会一番……”
安顿过冯弘铎与其一众将官之后,李天衢便对解青吩咐道。到底冯弘铎是与吴军交战败北,丢了老家,而只得前来投从。那么杨行密那边得知与其敌对的势力君主北往投奔结盟的友军,也难免要心生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