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范当然不会知道李天衢不止算计朱温,鬼主意也早已打到了他的头上……至少现在的他尚还没有挨过现实的毒打,也依然是那个拥护唐廷社稷的热血青年,他神情振奋,对李天衢也丝毫不藏着掖着,而又说道:
“世叔,就算我等如今还要观望,坐视朱全忠那奸贼是否会挟持天子东迁。可是如今趁着朱全忠尚还不知我等的意图,非但勤王义师枕戈寝甲、整装待发。有些计策亦可未雨绸缪,早做准备。按我的计策,可密遣我帐下精细机警的心腹将校,各自率领军士乔装为贾人,挽车匿兵器于其中,并混入宣武、河阳、镇国、河中……等藩镇治下各处州府治所潜伏,以为内应。
待我与世叔举兵西进之日,事先命潜伏内应袭取城关,占据州府,正可与我军里应外合,如此连下朱全忠那奸贼治下军州,倘若他当真挟圣驾到汴、洛之地,也必然能尽早救还皇上!”
王师范说的信心十足,可李天衢听得却不禁微皱眉头。正史中这小子还真就是这么干的,在决定要对朱温动手之后,他广派部众赶赴汴、徐、兖、郓、齐、沂、孟、滑、陕、虢、华……等州府,搞乔装混入城中做内应的阵仗搞得太大,甚至从后世山东省地界一直横跨到山西地界去。
如此部署,也未免太过异想天开,王师范虽然长于治理地方,可是他从战略上筹谋策划却仍显得十分冲动以及欠考虑。这也纯属乱枪打鸟看时运,王师范以为对方猝不及防,到处押注便想着能够偷鸡立刻从朱温手里夺来大片的地盘。结果按史载,除了刘鄩智取兖州瑕丘得手,由他派出的各路所谓细作内应,不是事先走漏了风声,便是被各处守城的梁军将兵悉数镇压除尽,都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人家黄巾军张角计划在甲子年于八州同时举事,好歹事先宣传教义十余年,也要讲究个群众基础。王师范这可倒好,所派出的淄青军部众潜入各处城郭,大多人生地不熟。混进各处城郭的人少难以成事,人多却又容易招致守军警觉,何况行动的范围部署的太广,侥幸得手,又能够死守住多久?很多事,似乎王师范都未曾谨慎考虑过。
不过王师范既然打算要搞细作内应那一套,不以广撒网意图多敛鱼那套法子,只针对朱温治下某些要紧州府部署的再周全谨慎一些……也未尝不能与我麾下的密谍人员配合,也有可能会斩获奇效……
李天衢寻思罢了,便对王师范劝嘱道:
“贤侄稍安勿躁,兵家大事,务必谨终慎始。毕竟联手讨伐朱全忠,也尚有一段筹谋的时间。而派遣细作这条计策,你我也要谨慎合计……”
第301章 虽罕见,但也有,朱温的人情味
一行大户车仗,仓惶的从徐州萧县地界逃出,期间甚至经历了两三场厮杀,还招致淮南军方面派出的牙军剿捕。看上去险象环生,但好歹有惊无险,一路西逃,也终于奔至属于朱温掌控的宿州地界。
虽说李天衢与朱温现在还并不是敌对状态,但是寻边的牙兵发现从徐州的方向有兵马追击那一伙车仗,而直朝着己方领地这边奔来,也立刻拈弓搭箭,做出防备的架势,并喝问那一行车仗与李天衢方面牙兵的来意。
这一路奔逃下来,颠簸的都快散架的马车车门打开,忽的探出个脑袋,那人瞧着对面作势欲射的军卒,哭丧着脸口中疾呼道:
“梁王……当年在我府中长大!万望收容!”
徐州萧县出身的大户刘崇,当初朱温年少时的确与他的母亲与两个兄长于他家做佣工讨生计。只是当初朱温撺掇着他二哥朱存投从黄巢造反,刘崇一家骇的也早与他断绝了联系。就算后来朱温又受朝廷招降做了宣武军节度使,刘崇尚还算地方大户生计无忧,也仍处于感化军时溥治下,加上当初他与朱温的关系也实在说不上如何融洽……所以也不便舍弃自家田园至汴州去攀高枝。
只不过自从李天衢接管了徐州,当地时局稳定,偏生刘崇一家近期招致“飞来横祸”,先是因争水源与邻村大打出手,本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可偏偏对方不依不饶,冲突不断升级,还斗杀了两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