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刘鄩年近花甲,却纳了年方十七的花见羞为妾……李天衢虽然笑吟吟的与眼下还正值而立之年的刘鄩攀谈着,心中却也不住吐槽道:
他娘的还真是一树梨花压海棠……吃嫩草的老牛……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不过那五代时节极具传奇色彩的邠州王氏,应该还要等到十二三年后才会诞生吧……李天衢心下嘀咕,忽的也想到了一个不算是穷兵黩武也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二三十年的时间,我应该也能打到隶属于邠宁节度使治下,位于后世陕西地界的邠州去?如果能成,那么到时的我应该也会坏得很……
汶河水畔,一处廊架凉亭四面已搭起了幔帐,周围有胥吏忙前忙后着备置美酒佳肴。泰宁、淄青双方牙兵大多退到百步开外的地方就地整歇,虽然衣甲铿锵、挎刀绰枪,但是置身于山清水秀的景致间,彼此都只是护送自家主公前来,相互间遥相对视,也并没有分毫剑拔弩张的杀伐气。
毕竟双方节度使选择泰宁军治下兖州东北面与淄青军邻近的地点会晤,先前也由刘鄩暗中遣牙兵来回考察了一番。李天衢做为东道主先至等候,也不算王师范一方怠慢失礼。
然而又有淄青军一行仪仗出现在视野当中,李天衢就见远处有个儒袍衣装的少年驱步而来,不乘车马,举止也甚是恭谦得体。待李天衢也亲自起身前去相迎,与王师范终于谋面,但见对方温文儒雅、举止谦和,虽然尚还至十六岁大小,按后世而论这高中都还没毕业呢……可王师范有礼有节、言行得当,倒也没有显露出任何少年郎的青涩与拘谨。
双方热诚亲切的相互问候见礼,氛围也是其乐融融,行至凉亭当中安坐,又相谈了一番,王师范先指向亭外潺潺流动的汶河,又指了指另一侧葱葱郁郁的林荫,便朝着李天衢施礼说道:
“承蒙李节帅仗义相助,协同平叛,肯与我淄青军共进退。晚辈蒙受恩情,又是年少,也愿奉李节帅为世叔,指水盟松,自此淄青与泰宁、义成藩镇结为同盟,休戚与共!”
第194章 大唐最后的名将,陨落却是咎由自取
虽说被王师范的那一声世叔叫的有些郁闷,就好像八零后隔着个九零后的年代差,其实也未必差得了几岁……这也让李天衢忽的想起前世自己还上大一时放假回家约哥们打球,倒遇见几个应该初三高一大小的学生来对自己说“叔叔,加几个呗,我们不太会打……”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不过在这个时节,王师范当然不是刻意要把人说老,尊年长者礼待。双方一拍即合,饮宴庆贺,权掌一方的节度使都是出自于奠定自己根基的考量,要达成共识的过程自也是十分顺利。
然而李天衢也很清楚,在朱温暴露出要控扼皇帝李晔,进而威胁到唐廷社稷时王师范才会下定决心与之为敌,在此之前淄青军方面一直采取保守休养战略,而无意外扩。
所以双方虽然达成了攻守同盟,敌对的藩镇在进犯威胁到彼此领土之时,淄青军固然会出兵协助。可如果是李天衢主动挥军侵吞别处疆土,王师范多半也不会充当跟班协同出兵。
不过能够长久维持与近邻淄青军的密切合作关系,而且以后王师范在对抗朱温时也能派上大用场,李天衢心说这对于自己而言,也已足够了。
而李天衢、王师范虽然会晤相处的格外融洽,歃血为盟,长谈半日,也须话别启程,各自返回藩镇牙署。毕竟天下动荡、多事之秋,除了李天衢所统掌的泰宁军与王师范掌管的淄青军,各地局势陡变,也正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动乱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