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两党再一次在朝廷上碰撞,又因小格格的出生而平静下来。
朝廷本来该是严肃正经的地方,但因康熙不允许太子党与大阿哥党把国事政事放在明面上争,只有这种后院小事无关紧要,导致他们两党的人看起来像是围着一
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打转。
还偏偏因天天念叨而形成了一种执念,越陷越深,越来越痴迷。
有一种儿戏的荒谬感,非常戏剧化。
至于胤祉,除了听到伴读讲的某一次关于他“疑似不行、大半年过去后院格格一点反应都无的传言”而黑脸了几天外,其余时间都处于吃瓜看戏阶段。
只是这种围观吃瓜的日子也持续不了多久。
在大福晋生下二格格不久,前线传来,噶尔丹率领三万大军,向漠北喀尔喀蒙古地区进攻[1]。
与此同时,固伦荣宪长公主从罗刹国早一步得到情报。
在此次小型战役中,率领已收服的护卫队,与喀尔喀部落的首领土谢图汗合作,更准确说,加入其队伍,小胜一把。
消息入京,满朝震惊。
他们不知道应给震惊固伦荣宪长公主的大胆好呢,还是噶尔丹狼子野心,当然,这个时候还是后者重要。
国事大于天。
即便是忠言逆耳的言官们,在康熙的大夸特夸下,也只能忽略长公主女儿的身份,只夸她不愧是巾帼公主。
在康熙的支持下,荣宪长公主娜首次有了光明正大参军的机会。
没过多久,康熙二十九年五月,噶尔丹第二次东进入侵蒙古草原,与清军在萨里克河边的乌兰布通峰第二次碰撞。
荣宪长公主与其额驸都参与其中,他们二人虽都不是主将,但基本上可以等同为副将。
此次战役以噶尔丹的撤退告终。
荣宪长公主一方也就是清军也不能说完全胜利,他们没有抓住滑不溜秋的罪魁祸首噶尔丹,己方军队折损率也非常高。
荣宪长公主也不泄气,趁着混乱收服军心,进一步加深在漠南的话语权,不止漠南,还有漠北漠西,第一次在整个蒙古拥有除了皇室公主以外的彪悍声望。
与此同时,康熙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御驾亲征。
前朝一片哗然。
很多官员们都在劝康熙,以龙体为重,但康熙本就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即便太皇太后在世,当初三藩也说撤即撤,他下了决定改变难于上青天。
既然亲征已定,只能做万全准备。
康熙与以兵部为首的朝廷众官,商量得出的大致行军计划为,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喜峰口出击;又令盛京、吉林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1]。
此外,皇上会亲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督军,掌控全局。
再说此等大事不可能只有臣子们关注,长大的皇子皇女同样干劲满满。
荣宪长公主虽然身为女儿,不易亲自上战场,但毕竟噶尔丹一事上有功,康熙特许她赶往博洛和屯迎接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