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麦子熟了

农女惊蛰 枯枝逢春 1045 字 2022-08-31

后山的阿婆,挑拣出品相好的,制成了果酱果干,虽舍不得用糖腌渍,但这种自然的风味,也很得村邻们喜欢。

忙完了活计,闲下来,都爱到后山来帮忙,不但有的吃,后山的环境也叫人心里愉悦。

新来的牧民们也逐渐适应了村子的生活,跟着村邻们学了些农耕纺织的技巧。

柏西的阿妈如今口语已经很流利了,给村邻们当翻译,也会教牧民们简单的日常用语。

她一直以为柏牧回来,他们就要离开村子,从新去寻找可以长久生活的家园。

可祭司和柏牧的意思都是留下来,如今正逢乱世,他们本就已经失去了家园。

如今村子愿意接纳他们,可以留下来繁衍生息,不必再过风餐露宿的日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大概村里接纳的外人都是这般想法,所以即便他们与村邻们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也没有惹出不愉快的事情。

都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推动村子往更好的地方发展。

制糖的事,竟比制盐简单了许多,后山的厨娘阿婆就会很多熬糖的法子。

之前没提过,是因为村子能制糖的材料太少,如今村里牵了头,她也没什么可顾忌的了。

老寡妇的那一块甜菜地,除了留种的,剩下的全抬去了后山给阿婆熬糖了。

榨糖汁的机械,还是春上跟来的一户饥民造的,他原是在家乡开过榨油作坊的小商户。

对这套榨汁提炼的技术十分在行,配合厨娘阿婆,用仅有的甜菜,竟提炼出了三个品种的糖来。

最初级的糖渣,掺杂着甜菜根茎上的纤维冷却下来结成红褐色的硬块,被他们称作粗糖。

也就是村里平时吃的那些。

第二等,是提炼过杂质的红糖,颜色略浅,绵密松软更易化开,甜度适中,口感也更好些。

最优的便是这经过几蒸几煮几晾晒的结晶糖了。

虽然不如惊蛰见过的冰糖那般洁净无瑕,有些微微泛黄,但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叫人开心了。

阿婆说,这种糖是贡品,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