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页

这位科学家笑了笑,解释道:“一种俗称ddt的化学物质,在地球明中,20世纪的中叶,广泛使用的农药,效果非常不错。它消灭了疟疾,拯救了至少5亿人,也算是对人类明做出一定的贡献吧。”

“不过,在我国已经不怎么使用这种农药了,因为它有着一定的致癌性,又不容易自然分解,容易通过生物链聚集到人体当中。倒是在非洲等不发达的地区,或许还在使用,这种农药对蚊子的效果非常好,又非常的便宜。如果更换一种农药,不发达地区用不起。”

“原来如此。”陆一鸣摸了摸自己的防毒面具。

他突然联想到,曾经在小学时候看到过的,“化学农药污染南极”的新闻,那说的也就是ddt吧。

人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比较起来,到底哪个更加重要,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话题。

很多东西都是有利有弊,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方式,其实是不明智的。

他连忙摇了摇头,抛弃了这些胡思乱想。

过了一阵子,人们又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些塑料的痕迹,还有一些化纤类的物质。

塑料在地球明的20世纪初就发明出来了,而化学纤维的发明时间是19世纪末。也就是,这里的土著明,科技实力至少比这两个时间点要更高一些。

将这些残留物小心翼翼地收集到玻璃箱子当中,陆一鸣不禁感慨,人类对于整个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寄生在上方的细菌病毒,还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环境破坏者?

哪怕人类灭绝,留下的痕迹却依旧存在,而且很容易就能够被发现。

另外一位年长一些的科学家忽然道:“我们又检测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这里空气的自然辐射水平比较低,也就是60的水平比地球低得多,所以我们怀疑,这个世界的人类并没有发明原子弹。”

“所以按照以上的痕迹,我猜测,这个土著明的科技水准,不会超过明的20世纪40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科技水准。”

“现在只要检测空气,就能探测这个世界有没有爆炸过核弹了吗?”

“是的,的确如此,只要明灭绝的年代不太久远,确实能够做到。”

产生过核爆炸的世界,与没有核爆炸的世界,某些因素会有根本意义上的差别,譬如空气中的辐射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