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永不服输的事业人乔柔,今天去看了工厂地皮,没两天就去找银行拉来了款项。负责接待她的是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人。

面对乔柔,这位中年人并没有任何的轻蔑看不起,反而细心和乔柔讲解:“从前年开始,我们银行专门有一份无息贷款,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所使用。每年都会划定很大一笔金额。所以不用担心利息问题,只要在规定时间偿还本金就行。这里是需要的各种审批文件。”

乔柔看起了文件,很快意识到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每年都能借,且由于乔柔是要建厂,还在上面透过气,所以这笔无息贷款是上面主动给她的,金额较大,第一笔就能贷五十万。

中年人也实说:“全国拨款了一百多亿,但这两年每年无息贷款都没有全贷出去。因为很少人觉得自己可以靠本事还上这笔钱。哪怕我们的时间上也很是宽松。对了,这里还有1的钱,是银行的手续费。”

乔柔看了一眼跨度漫长的十年起步时间,再看了一眼1的手续费。

也就是说,她不管多久还钱,只要多还上五千块钱。要知道三十年后的利息非常贵,房贷利息就是国际知名的高。要是拖三十年的房贷,利息高昂到近乎接近本金,简直令人窒息。

可惜第一笔只给五十万,不然乔柔能给人当场表演如何大笔花钱。

“我都清楚了。”乔柔简单和人签下了合约,并且朝着中年人露出笑容,“明年我再来找你借钱!”

乔柔拿到手五十万,第一步花钱请人造工厂。

程怀朝专门请了两家施工队,几乎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豆腐厂的地基打好,工厂和办公楼建造起来。这会儿的人工费极为低廉,八万块钱几乎全部砸在建房材料费上,而这笔材料又是从程怀朝这边以国有厂一半的低廉价格买入手的。

平地工厂起,乔家一时停工了几天,将豆腐坊里的东西都往工厂搬,并且在工厂里研究怎么充分利用这一大块地方做豆腐。

第二步,机器扩建。

乔柔当然又跑去了红日大学。

工厂都有了,机器怎么可以缺?现在光磨豆机可不够了。她同时要烧豆浆的机器,点卤的机器,最后压豆腐的机器。一条龙处理出豆腐。

也就是现在塑料盒没有流行起来,不然她当场需要包装机器。

不去学校不知道,去了学校乔柔才听说,学校这边关于夏燕宁妈妈李梨花被枪决的事被传得沸沸扬扬,学校老师都找夏燕宁谈了几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