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最高生产九艘。”管长盛坐到位置上,拿出了一叠纸,手指随意指了一下不远处一堆各色金属堆积物,“那些零件到船上就是个小配件。就那么点地方要塞几十个人。吃喝拉撒都要能处理,潜下去潜艇里要有空气。潜艇要能下潜吧,还要能防御海里的生物,还要有侦查对敌能力。”
光这么一说,乔柔和程怀朝已经感受到复杂了。
一个人在大海里解决最基本的吃喝诉求就非常麻烦,更别说几十个人。
管长盛收回手指翻动着:“现在这个日子,在潜艇里面呆着能有50多度。这温度现在勉强解决了点,但还得优先处理别的问题。”
乔柔听到五十度多,觉得人都要热傻了。三十年后碰到50多度,好歹还有空调,现在不管是红日大学还是她家里,全还没有空调。
她家风扇都没舍得买,扇风还靠蒲扇。
“太不容易。”乔柔忽然觉得夏燕宁选这个专业简直是……不愧是女主!她现在觉得让发展未来潜艇的夏燕宁来做豆腐机,真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
打完水回来的夏燕宁走进门:“等久了吧。”
乔柔看向夏燕宁,体谅度几乎拉满:“没有没有。刚才你师兄正在跟我们说潜艇的事。没想到你们机械工程学的是潜艇研发。”
管长盛在边上低着头本来都打算看图了,听到这话笑了声:“这些工程也不是谁都能天天来实验室待着的。就刚上大学这些学生,话都说不明白,还造潜艇呢。”
夏燕宁听到这话,觉得自家师兄在明着开嘲讽。
她解释了声:“我是正好跟的老师研究这些。他最近去首都了,实验室给师兄和我开着。我现在只能给师兄打下手。”
管长盛想说也不是谁都能打下手,但想想和两个不懂行的讲这些也没意思,干脆不理他们,自顾自拿着笔研究起卡着的难题。他已经在降低潜艇发电机噪音问题上卡了很久。
她坐到自己位置上,放下杯子抽出本子,放低了声音和乔柔他们说:“这就我昨天的几个想法。你不是说要磨豆的机器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仿造一个电石磨,但我们用电来运作。这个方法的花的钱不多,但耗电不小。”
她翻了一页:“还还有一个想法。用金属刀片直接把豆子打碎。刀片可以替换。这种方法我觉得效率应该会更高。不过打碎后效果可能没石磨的好。但打一遍不行就两遍。可以多装两组刀片。”
磨豆是一个想法,过滤是另一个想法:“这个豆渣和豆浆可以分开。我想着一个方法就是把打完的那些加水压一下,然后分流。豆浆留出来,豆渣就倒到最下方的桶里。”
夏燕宁也提出了几个点:“但我一个不确定能把豆子磨多细,另一个不确定最后倒出来的豆渣是不是还能再过滤。这些都要实验。做豆腐的话,豆和水的比例有讲究。但我不知道具体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