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页

“是的。”

新人的语气更加惊讶了,“这皇家的公主女儿还能够丢了?”

知道过去事情的老人就说起了元安公主的身世,说起了当年找孩子找得恨不得把整个京都给翻过来,也说到了祁赟之如何走了妖妃的路子,留下了性命不说,还在京都府衙门里当差。

这一段故事宛若像是话本一样,曲折离奇,也让新来京都里讨生活的人立即想到了,好像三风先生有个话本就是这样的故事,难怪有人说话本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新人又有了疑问,“这么多年不见,直接就喊昭昭,居然就认出来了。”

京都里的老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顺口就说道,“那是因为母女之间心有灵犀,远远瞧着就认出来了!”

京都里的人不知道明细,但是有人知道底细。

玉衡大长公主就在和皇后与太子说起这件事的经过。

和百姓的揣测差不多,赵娴浚笑着说道:“我问了元安,她就是远远瞧着那个红披风的小姑娘,眼睛都挪不开,大约就是母女连心吧。我当时看着她愣住的模样,还到处在看,一直试图找到她在看谁,因为是在城门口,人实在太多了,后来就听到了一声清亮的,‘昭昭’,我顺着那个人喊得方向看过去,就看到了骑白马裹红披风的昭昭了。”

“她个子都到了太子这里。”赵娴浚比划了一下赵翊林的高度,“当时昭昭下马的时候,元安都愣住了,只怕是心里觉得太高了,感觉和丢了的女儿年龄对不上。”

“我心中也是在琢磨,是不是又是一场空欢喜,就看着第一个骑马的小姑娘又喊了一声‘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