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艾隋还写了一首诗,把落发比作了秋日的叶,而年轻时候黑色浓密的秀发就是春日的叶,诗词之中对春日依依不舍之情从头贯彻到尾。

想到了艾大人的头发和诗词,赵翊林的眼角抽动了一下,肯定地说道:“母后,我不会的。”

“防范于未然。”沈岚忍不住摸摸儿子的脑袋,少年哪儿知道发珍贵?他难道觉得不想秃就可以不用秃了?

林昭年龄也不大,也是个聪明孩子,既然她细软的头发可以生出新发茬,赵翊林也可以!

这样一想,沈岚说道:“我看你头发本来就不多,你现在年龄小不爱脱发,等到成年之后,开始脱发了,这头发就越来越少。再说了,这也是林二小姐的心意,你若是用了,也好与她回信是不是?”

这两条理由加在一起,最终赵翊林应了下来。

这信本来就要给母后看的,母子两人就一起看了来自郧河的这封信。

小姑娘的信写得妙趣横生,让沈岚宛若见到了林昭,听到了她温声细语的说话声,还有笑起来的时候像是一串串银铃晃荡,里面也提到了,这几年应当不会回京都,倘若是回了京都可以结识一二。

她儿子的信当真是很无趣,第一次用一半的篇幅解释集市上各种神奇秘密,第二次的书信则是写了怎么制作沙盘,让沈岚看得只打哈欠,没想到林昭兴致勃勃的,觉得她儿子的信笺有趣。

自家儿子居然能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结为笔友,沈岚也没打算禁止两人通信,只是每次需要看一看这里面送的东西和信笺,不得走偏了。

看过了信,沈岚拉着儿子去她宫里,“今儿天气冷了,我让人准备了鹿肉,等会用薄薄的炭火一烤,也让人调了料汁,再用炕好的火烧馍一起配着吃,想想就觉得通体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