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透露出意思了?”
皇上摇头:“尚未。”
皇后笑道:“王家竟然没有透露出意思,皇上若是越过王相直接将这件事情敲定下来, 岂不是强人所难?”
皇上不高兴了:“这是他们家占的便宜,怎么是朕强人所难呢。任凭他王家的姑娘有多好,跟十七比起来也终究是差了一截的。”
皇后不动神色,继续问:“还有呢?”
“镇国公家的嫡女也是极好的。”镇国公是武将出身, 家中世世代代都是忠君爱国之辈, 且允文允武, 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镇国公府的小姑娘配他们十七也是可以的。
半晌,皇上又道:“其实朕最看重的还是韩家,只可惜韩家没有适龄的姑娘。”
皇后却笑了笑, 只把这话当成是一句玩笑话。即便韩家有,皇后也不会让韩家的姑娘嫁进皇家的。
韩家不能变成第二个郑家,不管是皇后还是韩家的老太爷,都不会让自家女儿再与皇家扯上关系。郑家要的是权, 韩家要的则是名,一个皇后就够了,韩家子孙不需要靠着女人的裙带关系往上爬。
帝后两人将各自看中的几个人选互相交换着说了一遍。交换了一遍之后,又越发地苦恼起来了。他们本以为自己看中的是最好的,可是听了对方说的之后却又发现了对方选中的那些人也是不错的。
可皇子妃却只能有一个。要在这么多上上之选里头选一个最好的,何其艰难!
这就是父母之心,总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得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样才是最好的兴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帝后两人仍在苦恼,之后不管收到的寿礼有多好也不过就是客气地笑两声,并没有真正放在心里过。
这平平的反应,倒是让赵元晔生了许久的气。他母妃与皇后不睦,连带着太后父皇都对他母妃不喜。赵元晔有心借着这回的寿宴与皇后修复一下关系,可是花了好大的心力在准备寿礼这件事情上。结果到了眼下,有一鸣惊人的赵元邑在前头,凭他们准备的东西有多好都被比了下去,显得毫无新意。可恨他准备了三四个月,可收到的成效竟与随便送些东西的赵元齐他们根本就差不到哪里去,甚至还比不得他们送的那些贴心。
赵元邑自打下去之后,便被户部尚书叫到一边儿去了。
如今的户部尚书是程大人,这位程尚书年纪还比较轻,不过才四十多罢了,也是今年才刚刚任了户部尚书,正想着大干一番,看着很有精气神。他见了赵元邑那水泥路之后,便一下子想到了许多东西。这水泥既然可以铺路,那必然可以造屋了,修筑河渠水库肯定也是错不了的,就是不知道这水泥的造价几何,制作起来的工序会不会太麻烦?
程尚书恨不得直接就把赵元邑拉去户部算了。
大理寺卿拉了拉韩侍郎的袖子:“你这宝贝弟子可是好受欢迎呢。”
韩侍郎又吹嘘上了:“殿下有才,不管是什么东西到他手里都会变成个宝贝,程尚书惦记着殿下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哟,这就吹上了?”
韩侍郎摸了摸美髯:“我这是有一说一,并无夸大。你没有接触过殿下,等你了解他便知道殿下有多聪慧过人了。”
大理寺卿听得腮帮子都酸了。
韩侍郎说了这么一句之后还不尽兴,又说起了赵元邑在功课上是如何出众,如何过目不忘,如何提笔成章。反正在他眼里他家这个小弟子就没有一样是不好的。即便有不好,那也是旁人带坏了,他与他本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