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直到雅妃给她通风报信。

安雪莲初时没在意,等听完了才发现有个问题:“你说是力嫔的侄女?她亲兄弟的孩子?”

“应该是吧,就算不是肯定也是过了明路的。”

这话的意思是,甭管那秀女的真实身份到底是嫡女还是庶女,敢送到大选来,那必然是记在了嫡妻名下的。甚至说,甭管那秀女是否是力嫔亲兄弟的女儿,那绝对也是过继了的。

反正,名义上她绝对是齐国公的嫡孙女,至于事实如何,齐国公府尚且不在乎,外人也没权利去管。

安雪莲眉头紧锁:“可这么一来,岂不是跟二皇子妃身份相当了?”

二皇子妃是鲁国公府的二姑娘,而那位预定下来的二皇子侧妃,则是齐国公府的嫡出姑娘,甚至极有可能是嫡长孙女。虽说两边都是国公府,但事实上都已经经过了数代,差距肯定还是有的。

鲁国公府如今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他们家的大姑娘嫁给了翊亲王当侧妃。可齐国公府却出了个力嫔,力嫔膝下还有两子一女,甚至眼下选的还是二皇子的侧妃……

“你们大概知道吧,皇上之所以不让王氏女入宫,怕的就是后宫失衡。”

王氏女,指的是太后娘家的姑娘们。按理说,以谢昼对太后的敬重,他完全可以择表妹入宫为妃,甚至更夸张一些,前些年皇后病危时,他还可以扶持表妹为继后。

但事实上,谢昼什么都没做,他还禁止王氏女入宫。

他的想法也很好猜,无非就是怕王氏女一旦入宫,连一贯保持中立态度的太后,都极有可能心态改变。到时候,一方是病危且毫无后台的皇后太子一脉,另一方却是有着太后、翊亲王撑腰的王氏女,失衡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

换言之,谢昼即便对太后敬重,也会选择别的方式去拉拔王家,而非再度结亲。

这件事情,放在后宫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甚至在外头都谈不上秘密。因此,安雪莲一提起这个话茬,几人就明白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二皇子好,就不应该这么干。正妃和侧妃出身相当,甚至侧妃还拥有了正妃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那么后宅失衡是必然的。

甚至更严重的还会产生妻妾争斗、危害子嗣的情况,毕竟直到如今,二皇子膝下都还不曾有子嗣。

“所以,力嫔是想……”害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