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虚拟世界,必须做好防沉迷措施……”
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心念一动,一下子就瞬移到了一栋大型建筑外边。
飞到这栋大型建筑旁边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身形稍稍有些模糊,眼前弹出了一个“信号不足”的对话框,周边的环境,也有些马赛克一样的东西。这是因为,这栋建筑旁边没有太多的电子眼。这些电子眼就相当于监控,也相当虚拟人物的眼睛。没有这些装置,自然不能跑到里边进去了。
“赵超,你出来一下!在大门外边!”王志远大声地喊了一句,当然是用脑波直接喊的。这一连串脑电波,由他的本体发出,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转换成了一种特殊信号。
这栋大型建筑,是一个超级人工智能研究所。新人类正在开发更加智能的拟人化机器人,来帮助完成某些灵活性的工作。
第一百九十一章 越铺越大的科技场面
新一代的机器人是根据人脑神经元的交互原理进行设计的,有一定的模仿、学习能力,它们将从“人工智障”变成真正的人工智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塑料瓶掉在地上,如果人看见了,会将它捡起来,随手扔到垃圾桶里,连三岁小孩也能学习这个动作,甚至连狗都能学会这样的动作。
但是机器人呢?
如果数据库中没有这一条程序,它根本就不会这样做。直接增添这种捡垃圾的程序后,机器人也很难分清楚掉在地上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垃圾。说不定它工作起来,把有用没用的东西,全都丢进了垃圾桶里。
当然了,捡垃圾机器人的设计还算简单,新人类早就已经实现了。却也体现了智慧生命与机器之间,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差异。
又譬如,某块太阳能电板,被太空垃圾砸了一个破洞,让新人类工程师去修理,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让赤炎角人以及蜥蜴人去修理,也能够胜任。但是,让机器人去自动修理,那就太费劲了……
对于机器人而言,修理一个破掉的东西,还不如按照程序,按照流水线重新生产一块来的简单。
现在的这一类机器人可就不一样了,随着人类对大脑破解程度的加深,制造一些能够模仿的机器人,并不算难事。这些机器人并不会有任何主观情绪,但却会自我更新换代,如此一来,看上去更加拟人化。
至于安全问题……实际上没什么好担心的。
因为人们自己,已经相当于是一种“强人工智能”,还怕个毛的人工智能……自从智力不断提升后,人们连恐怖谷心理也好像丢失了。
程序员赵超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在脑波的输入下,屏幕上的代码飞速地跳动着。干到给力处,他还不自禁地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忽然间,身边的联络器响了起来。
赵超吓了一大跳。
“赵超,是我!快出门看看。”
这种“联络器”的土鳖设定,并不是说技术不能达到,主要还是为了安全。如果直接使用脑波交流,没有任何中介措施作为保护手段,万一受到来自其他文明的攻击,说不定新人类会立刻瘫痪掉一大片。
但有了这个安全装置以及信息处理器当做中介,在不禁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双方是不可以进行脑波对话的。
与此同时,它也在提醒人们,你们现在是脑波交流,而不是正常的对话,是一种防沉迷设备。官方并不希望“讲话”这种原始方式被完全退化掉,说不定它什么时候又能够发挥作用……
“王志远?现在不是工作时间吗?有什么事?”赵超没好气地问道。
“现在说不清,你快出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