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口嗨了一个月?”
“那她去帕特肯大学做什么?”
“也许只是想换一个更好的文凭?”
“说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帕特肯这么难进,威熙殿下如何进去的?”
“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她要换文凭,帝国大学好操作得多,她为什么去了帕特肯?”
“很明显她有这个实力。”
“不是文凭的事情!我就是很疑惑,殿下真的去了帕特肯吗?如果是,怎么通过入学考试的?”
“实力!”
“……感觉怎么想都想不通啊……威熙殿下到底在做什么?”
-
网上的讨论从早上持续到下午,原本正常的讨论在一位叫“马斯”的男性发表长篇大论后走向奇怪的方向。
马斯是帕特肯大学机甲专业四年级学生,也是主张“降低分数线”并进行游行示威的组织者之一。
他用洋洋洒洒几千字的长篇幅质疑了帕特肯大学的公正性。
威熙是他长文中的典型例子。
从威熙前十年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对机甲知识一窍不通,对飞行器驾驶生疏,拒绝公开自己的精神力分数;到有预谋的提前一个月为走后门造势,故意模棱两可的暗示自己天赋异禀。
他得出结论:威熙并没有任何机甲天赋,一切都是掩人耳目,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这个首相大人的独女名正言顺地进入帕特肯大学,又名正言顺地毕业而已。
马斯愤怒的质问:“男性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活得够艰难了,天生的生理差异让我们更难获得成功,我们挤破了头才能在帕特肯大学占一席之地!原本就不多的位子,又要因某个女性高贵的身份让出一席,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