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分析都知道,如果到了那时候,吴宇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儿子。
原因很简单,在宣布独立后,吴宇所处的位置就相当于古代的“皇权”。
权力的诱惑有多大,历史已经有无数的血案证明。
若是吴宇希望退休后不被人拖出来干掉的话,传给有血缘关系的后代是最好的办法。
在宣布独立前,最高指挥官的位置尚且可以用“投票”、“选举”等军方原有的规则来决定,但在吴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最高指挥”后,旧的规定是否生效,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了。
是否传给吴天英,同样是一句话的事。
那么,传给吴天雄,其实是一样的。
掌权者保证自己地位的方式,其实是暴力机关的帮助,或者说武力。
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能够把其他不服的镇压住,自然能稳稳掌权。
也就是说,在这一点上,吴天英和吴天雄兄弟二人其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明白了王安意思的吴天雄赶忙摇头:“老板你别开玩笑了,我早就跟吴宇没关系了,那什么最高指挥我一点都不感兴趣,现在这样就挺好,平平安安的,什么也不用愁。”
王安眉头一挑:“你确定吗?”
“当然,能遇到老板你我已经很满足了,我从出生起就没体验过他们大院大户的生活,那个肯定不适合我。”吴天雄坚定道。
“好吧,我明白了。”王安微微点头,结束了谈话。
……
关于沪海基地区宣布政权独立的事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国大陆。
最先作出反应的就是京都基地区,不出王安的预料,除了强烈抗议之外,没有别的任何反应。
出兵镇压?没有,也不可能有。
要求周围基地区响应京都号召,讨伐沪海基地区的通告倒是有,但很可惜,并没有什么用。
首先,周边地区的基地区早就和沪海基地区达成一致,这次宣布独立的事,他们其实也在暗中出力了。
其次,根本没有理由帮助响应京都的号召。
费了大力气去讨伐比自己强大不知道多少的沪海基地区,就算最后成功了也顶多拿个名义上的奖励,物质损失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万一失败了,京都距离那里有上千公里远,而沪海基地区可以说就在家门口。
是寻仇的部队先打过来还是援军先跋涉到,傻子都明白,更何况援军还不一定会有。
于是,没有丝毫意外的,京都的谴责和动员效果为零,沪海地区势力彻底脱离了京都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