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要求得到满足后,曹总兵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倒是稍稍有些怪异:澳门。
是的,按照曹总兵所言:盘踞在澳门的弗朗机人,不但在印度洋和他抢夺军火贸易,而且在多处海贸路线上和他作对。
曹总兵现在正式向皇帝建议:由他私人掏腰包出兵马,不花朝廷一分钱,将澳门收复回来。
曹总兵还承诺:事成后,他会将澳门交还给朝廷,由朝廷派出正规文官去管理。
尽管这个话题很尴尬,但是在场另外几个人都明白,真要这样的话,曹总兵这算是开疆拓土了。
第480节 买地政策
澳门小不小?很小。
但是这块巴掌大的土地,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这个巨人脸上的墨点。这叫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如果说明国君臣没有“保持国家领土完整”这个概念,那可有点冤枉人了。“金瓯无缺”这个概念自古就有。不然的话,当初朝廷为什么在澎湖和荷兰人打死打活?要知道澎湖可是在海峡中段,距离大陆的位置远远超过了澳门。
关键问题在于:葡萄牙人用对了“插入”方式。
从始至终,葡萄牙人和明国官员打交道的姿态都放得很低。
从一开始的“借地晒货”到后来建成澳门城,葡萄牙人无论背地里实力有多强,始终都在明面上保持了一个谦卑的姿态。用这种外交手段在和自认为天朝上国的明国官僚打交道时,是很管用的。
所以明国不惜调动大军和走强硬路线的荷兰人干仗,却对于近在咫尺的弗朗机人放松了警惕,一点点被骆驼“拱”下了澳门这座帐篷。
然而时至今日,当明国君臣发现弗朗机鬼畜在澳门已经尾大不掉时,对不起,晚了!
事实上在万历末期时,这种趋势明国官员就已经意识到了:明国用来守京城,守宁远,当做宝贝一样的红衣大炮,在澳门的炮厂、炮台和战舰上随处可见。
明国官员又不傻,这时候自然明白,想强行赶走弗朗机人已经不现实了。哪怕之后明国采取了断粮和终止贸易这些软性手段,但这恰恰说明了朝廷的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