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页

位面仙官令 刺桐2016 1012 字 2022-11-27

“别贫了,要低调,这是泰坦尼克号地图!”詹岚又递给杨烈一个粗水彩笔模样的电子卷轴,展开它,是一个立体的地图,可擦写涂改,想要绘制必须用卷轴一头顶端的针孔摄像头录入该处的横视图和俯视图,这也是主神空间出产的实用道具。

第四十五章 泰坦尼克沉船的真相(下)

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技术成就的定点作品。其中比较津津乐道的便是安全性,两层船底,由带自动水密门的15道水密隔墙分为16个水密隔舱,跨越全船。16个密不进水的隔舱防止它沉没。

这样一来,其中任意两个隔舱灌满了水,它仍然能够行驶,甚至四个隔舱灌满了水,也可以保持漂浮状态。当时的人们再也设想不出更糟糕的情况了,所以称泰坦尼克号为“永不沉没的船”。一个船员在航行中曾经对一个二等舱女乘客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虽然六个舱进水,但是因为洞口并不算大,并且水密隔舱的性能非常好,所以,泰坦尼克号本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你是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虽然跟同冰山相撞有关,而沉的如此之快是另有原因?”虽然通过杨烈和摩根的对话,詹岚已经知道这次事故别有蹊跷,但现在听闻杨烈的详细解释,还是忍不住出言询问。

“是的,在确定这个可能之前,我收集了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大概罗列出了这样几条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船体钢板有问题。1992年,俄罗斯科学家约瑟夫麦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写道:‘敲击声很脆的船体钢板,或许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击下被分解成一块块——实际上是从船的侧面被扯开了口子。美国科学家对船体钢板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面的看法,当时的钢板有许多降低钢板硬度的硫磺夹杂物,这是船体钢板非常脆的原因。

这个疑点表明,泰坦尼克号的选材是不合格的,并不是向外界吹嘘的、倾全力打造的不沉巨轮。

第二个疑点是:泰坦尼克号开始它的处-女航的六个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在离开南安普顿出海试航时,船舷被严重撞毁,勉强回航并停靠到了贝尔法斯特港。

不幸的是,保险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责任方是奥林匹克号为由拒绝赔偿,而奥林匹克号的修理费用异常昂贵,当时的白星轮船公司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更糟糕的是,如果六个月后泰坦尼克号不能按时起航,那么白星轮船公司将面临破产。

这个事故跟造成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创”及其相似,同样是船舷严重撞毁,而重中之重就是,除掉一些细节,奥林匹克和泰坦尼克的船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出了类似的事故,再建造第二艘时,居然仍然没有重视船前边的几层隔水舱过低的问题,致使泰号前舱浸水后,有条不紊的从隔水舱的最上端依次淹进其他隔水舱内,导致船必沉的结局。

第四十六章 杨烈的预感

“对摩根财团这样的机构来说,形象是无比重要的,海上运输一直是摩根相当看重的业务,世人皆知。然而正是在这个业务上,白星轮船公司却面临倒闭,这样的事,摩根绝不允许生。于是他想到了泰坦尼克号这个噱头,想到了海难,想到了用同属白星轮船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号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想到了借此大做文章,名声、金钱两不误。”

“但我还是觉得蹊跷,就算摩根是打的这副算盘,但既已经跟冰山相撞,为什么还要射鱼雷?这样一来,无疑给营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詹岚不解。

“确实是这样,但如果将当时的国际背景考虑进去,事情就不难想象了!”杨烈解释道:“米国政府对于摩根纠结其他几位富商,三番两次借经济危机大横财早有不满。一个人掌控一个国家的财政,风光当然是风光,但是有多少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不难想象。米国在一战以及二战前期一直扮演什么角色?”

“隔岸观火!”詹岚说。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人家在那火拼,他们在那里拼命地发展经济,制造武器,兜售给双方。所以,米国这时跟德国早就暗通曲款。”

“你是说这艘德国潜艇不仅仅是听命于摩根那么简单,它还是米国扳倒摩根的一个重要筹码?”到现在,詹岚终于明白了。

“很可能是这样。负责营救的加利福尼亚号也很有问题,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是一掉再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让摩根财团声名扫地,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还死了那么多社会名人、百万富翁,没人愿意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摩根。

于是米国借这件事的影响,将摩根操纵国家财政的控告正式立案调查。在接受国会委员会盘问时,摩根精神崩溃,是不是真的精神崩溃呢?这个同样很有悬念。二月后摩根去世。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从调查到精神崩溃再到他去世,时间很短,摩根还没有妥善安排财团的后事,就惨淡拉下了人生的帷幕。后来,米国成立了国家储备局,算是对摩根这支影响财政的有形之手的纪念吧!”

“你的意思是,摩根最后的死也是……”

“墙倒众人推!政治的黑暗从中可见一斑,浮华背后的肮脏,永远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上位者的一个决定,一个意图,往往就牵动了无数百姓的命运,这就是人类社会。”杨烈以这句话作为了这次恐怖片推测的总结。

行李间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有些真相,确实让人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也许就是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