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义和纪信匆匆自栎阳返回,凭借着盖有太尉大印的诏命,成功接管了集结在此的县兵,开拔向北进军。
氐人居住的地方多是山间河谷,此次征召而来的蜀郡和汉中郡兵,也大多都是从山区招募。
这样一来,汉军虽然不熟悉地形,但至少攀爬和行走山地的水平并不会逊色于氐人。
按照后世的说法,这里是中国地理上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的交界处,而且是海拔高差最为悬殊的一段。
从这里向西,海拔从一千多米的山地平原,迅速攀升至海拔高度在三千多米,四千多米的青藏高原!
这就是即便是到了唐宋之后,蜀地除了成都之外,西北西南的山区也大多都被蛮族占据的原因。
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可以很轻松的夺走人类的性命。
当然了,汉人上不去,蛮族也不好下来。
醉氧导致的炸肺,同样要人命……
山间河谷中,纪信牵着马缓步前行,身旁则是手捧舆图和指北针,不断判定方向的丁义。
司南这种东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丁义手中的指北针,是刘盈抽空做出的便携简易款。
他们两人带领的一万郡兵,并没有沿着故道前行,而是按照几个前往武都做生意的游商所指,从河谷旁边的小路悄悄前进。
此战,刘盈要的是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降服这里的氐人,保障连同关中、汉中、蜀中的交通大动脉不受到任何袭扰。
那么就绝对不能只是打散了他们就完事。
纪信和丁义的任务,除了配合刘盈作战外,还需要把守住氐人向南撤退的道路。
这样一来,当总攻发起时,氐人就只有北、东、西三条撤退的路线。
但北方是汉国的陇西郡,东面则是刘盈的进攻方向,所以向西才是生路。
只是这里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越过这里,海拔高度将会迅速提升至两千米左右。
平日里还好,只需要慢慢走着就能逐渐适应,但要是仓惶逃命的状态下,缺氧产生的高原反应,足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要了他们的性命。
最重要的是,西面的山谷之中,遍布着和氐人语言不通,更加野蛮的羌人……
在丁义等人艰难跋涉在山谷之中的时候,刘盈带领自己的幼军,驾驶着四五百辆四轮马车一路狂飙飞驰。
此战,他也调整了幼军的兵力配比。
五千人的幼军之中,除了几百名重装骑兵外,剩下的都是只穿轻甲,手持长刀圆盾的兼职蹶张士。
作战的地方在起伏不定的山脉丘陵,则那些时常练习墙式冲锋的燕赵骑兵就排不上用场了。
所以,刘盈就将征召骑兵的任务,交给了陇西郡守李必。
陇西靠近边陲,往日里要应对的是匈奴和羌人的骑兵,再加上陇西之地有很多归化了秦国的戎狄人且这里的地形也以山地居多,调集几千擅长山地作战的骑兵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