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新的堤坝,是秦国修的。
上古之时,黄河夺淮入海,生生堆出了一块苏北平原,但在公元前两千年的时候,突然改道华北,从后世的七里海公园流入大海。
因此,产生了著名的历史事件。
大禹治水。
但在大禹治水之前,河道尚未形成,母亲河摇着花手频繁改道,将整个黄河中下游变成了黄泛区。
受限于生产力的原因,大禹治水的方式就是堵不如疏。
也就是利用太行山和部分堤坝,打造一个受到人类控制的黄泛区。
反正中原地区西高东西,河水就算是泛滥了,也会慢慢向东流入大海。
牺牲一小片,换来整体的利益。
地广人稀,就是这么任性。
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原的人口在慢慢增加,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之后,大家整体进入铁器时代。
于是,齐赵魏三国,为了保障自家的土地不被洪水淹没,纷纷选择加高自己这一边的河堤。
一轮工程竞赛后,河堤越修越高,相应的,河床随之高升。
公元前六零五年,也就是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决口,河道整体向南,夺漳河入海。
于是,齐赵魏三国就开摆了。
修鸡毛河堤,还是把钱省下来发展军备,灭了临近的小国来的实惠……
但这时候黄河的泥沙量不大,比如《诗经·魏风·伐檀》中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三国的佛系行为,反而没有造成太大的自然灾害。
所以魏国,才会将都城迁到了位于大河边上的大梁,修建鸿沟,贯通南北水系。
只可惜福兮祸兮,王贲攻魏时期,直接掘开鸿沟淹了大梁,魏国以水而兴,以水而亡。
随后天下一统,就有了刘盈此刻看到的新旧两条河堤。
春秋末期,随着气温和降雨量的逐年降低,大河携带的泥沙量逐年增多,正如同《左传·襄公八年》中所说那样,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就是说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
这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除非能将黄土高原的疏松土层整体夯一遍,否则水土流失的情况是无法根治的。
所谓的退耕还林还草,不过是尽可能延缓水土流失,不至于加速恶化。
而且选种的植被,也有讲究,毕竟降雨量就那么大,如果植被需水量大于降雨量,则不仅起不到固沙的作用,反而会加速水土流失。
嗯,治沙其实是很复杂的事情,一如古人所说的福兮祸兮那样,水浑浊有水浑浊的危险,水清澈也有水清澈的风险。
其中详情,写成论文起码能堆一屋子。
简单来说,就如同蒙蒙细雨时在树下躲雨,当叶片承载的雨水达到一定上限,一阵微风吹过,就足够把人淋成落汤鸡。
所以治理黄河的最佳办法,还是修建诸如小浪底水库之类的大型基建。
但刘盈摊了摊手,对此表示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