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016章

章老太爷出殡这日,在目睹了安父突如其来的怪异举动,以及亲舅舅那崩溃晕厥的场面后,他悄悄的报官了。

反正外祖父过世当时,他的确不在跟前。他娘让他买最好的绸缎料子,给他外祖父做寿衣和锻被,他不服气,明明这些事情就是应该由儿子来承担的,甚至包括丧礼一应费用,都应该由本家人来操持,凭什么让他又出钱又出力?他又不姓章,凭什么给章家当孝子贤孙?

本来这事儿没人知道,但显然县衙那边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差了,不知怎的就给漏出来了。

既然钱管家知道了,估计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安父陷入了沉默。

确认过眼神,章孝义是真的倒霉,简直就是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倒霉。但凡这里头少了一环,他都不至于被县太爷下令捉拿归案。

试想想,假如说章孝义没请他帮着垒坟头,或者没得罪他亲外甥,再不然摊上的不是洛江县这位脑洞离奇的县太爷……

“出大事儿了!出大事儿了!管家!”钱家下人快步赶来报告。

一时间,安父还以为许久没有消息的钱大富出了啥事儿,没曾想,那下人却道:“早先在章老太爷跟前伺候的人,招了!”

安父:……

难道真叫那个县太爷说中了?

呃,其实没中,但也不算是完全冤枉了章孝义。

又两天后,县衙公开升堂,一群闲得慌的人将县衙挤了个水泄不通,其中当然有咱们熟悉的钱管家。安父本来是不想去的,他看到县太爷就脑壳疼,但最终他还是被钱管家拖去了。

钱管家的理由是,万一审问到一半,想起了还有个风水先生当人证呢?别以为不可能,对咱们这位县太爷来说,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个说法,安父不得不认可。

升堂这日,县衙终于有了威严的气息,县太爷正襟危坐在高堂之上,手边是那熟悉的惊堂木,而堂下两侧各站了一排衙役,选的还是高矮胖瘦差不多的衙役,反正瞧着特别有排面。

可惜,作为案犯的章孝义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等他被带上来后,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般,而且看他那模样,应该是没少受刑。

“犯人章孝义,还不如实招来!”

安父就纳了闷了,你说这连个前情提要都不说,上来就是一句“如实招来”,这简直跟之前张嘴就是“还不立刻认罪”一个效果。

然而,安父还是高看了章孝义。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在牢里就招供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章孝义连挣扎都没有,就照实说了。

从他的供诉中,他的确没有直接谋害他的亲生父亲章老太爷,但老太爷的死也确实跟他脱不了关系。

因为他希望他父亲早点儿死,快一点,再快一点,章家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可事与愿违,本来冬日里身子骨就越来越差的章老太爷,竟然在开春天气转暖之后,病情很神奇的好转了。当然,脑子还是依旧糊涂,只是又能吃能喝,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自家宅院里溜达,甚至精神头比他这个当儿子的还要好。

眼瞅着亲爹短时间内是不会死了,可章家也确实是撑不了太久了,章孝义把心一横,决定来个催死。

旁听的安父简直无言以对,他听过催婚、催生、催……还能有催死的?

事实上就是有。

众所周知,病人是需要好生调养的,包括日常的膳食,还有大夫开的药方,以及平日里小心伺候着,才能维持现状。但这几个方面却都是可以动手脚的,甚至没必要直接下.毒,只需要将膳食换掉,汤药减少,日常伺候的人拨到别处……

章老太爷就算因为天气转暖的缘故,身子骨是好了不少,但他仍是个病人,还是个年迈的老人。

从阳春三月起,章孝义不遗余力的折腾章老太爷,他自认为做得很小心,甚至最高明的仵作前来验尸,应该也差不多缘由的,因为老太爷是真的病重而亡。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所有的巧合加到了一起,出殡当天突然撂摊子不干的安父,记恨他拿走原本属于自己钱财的亲外甥,以及脑壳壳有大包的县太爷……

虽然到最后,县太爷还是没能找到实质上的证据,但他依旧宣判了。

依着本朝的律法,遗弃、虐待老人至其死亡,是可以直接判斩立决的。这个罪名就叫做不孝之罪。

不过县太爷最终还是没判斩立决,他只判了章孝义流放三千里。

钱管家就开始小声逼逼了:“半仙,章孝义那几个姐姐还是有能耐的,尤其他那个大姐夫,家里可有钱了,这事儿又跟自己的小儿子有些关系,好像就是他们出面保住了章孝义的小命。”

“你确定这叫保住了小命?流放三千里还能活着?”

“话不是这么说的,斩立决就是真的死透了,流放又不是立刻死的。只要人还活着,回头再动点儿手脚,保不准就活下来了呢?”

安父表示无话可说。

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这时,县太爷突然点了他的名字,高声让他上前。

“本案得以告破,除了本官明察秋毫之外,还有一位大功臣。便是这位安半仙!正如坊间传闻那般,安半仙是第一个看破此案之人,是他告诉本官,已故的章老太爷心怀怨恨,不愿保佑自己唯一的儿子。本官疑窦顿生,排除万难也要将真相告破,以慰章老太爷在天之灵……”

安父麻了。

尽管县太爷主要还是夸自己有多能耐,但也把他带出来了。偏生,章孝义的几个姐姐、姐夫都在场,安父仿若被公开处刑。

他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还是搬家吧,离这个有大病的县太爷越远越好。

终于县太爷闭嘴了。

案犯被重新押回大牢,围观的老百姓们也四散而去,安父赶紧开溜。

“等一等,安半仙。”有人喊住了他。

安父真的不想搭理,但对方也不是一个人,而是十好几个人,并且就是章孝义的姐姐、姐夫们。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县衙,觉得对方应该不至于在县衙门口行凶,这才稳住心神,假装淡定的问道:“敢问有何事?”

“我是章老太爷的长女,我希望半仙能重新为我父亲做法事。”她边说边红了眼圈,“事情会变成这样,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但老父既然已经没了,我们姐妹还是希望他能平静安详的投胎转世。”

顿了顿,她又道:“我还想请半仙告诉父亲,他唯一的孙儿,我会将他抚养成人,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绝不会让他走上他爹的老路。”

安父很想问问,您是哪个品种的圣母?

但还没等他开口,就听章圣母说:“这是一百两银子,就当是做法事的酬劳,还有这段时日麻烦半仙的歉意。”

“好的没问题,这单子我接了。”圣母就圣母呗,假如说这世上充满了圣母,世界该有多么的美好和谐。

有了这一笔钱,别说置办一处临街的铺面了,就是直接搬家都没问题。

呃,要不他还是搬家吧,直接离开洛江县,找个县太爷没病的县城过日子。

只是这么一来,他回家的时日又被延长了。好在钱管家特别讲道义,又派人给昌平镇的安卉送了口信过去,这次说的是有大买卖上门了,让安姑娘大可放心。

安卉倒是没啥不放心的,只是好奇钱家下人口中的那大买卖究竟是啥。

又隔了几日,转眼就到了五月初。

为了迎接端午节,安卉这天一大早就跑去买了一堆糯米、红豆、咸肉等等食材。采买东西的时候,她又忍不住吐槽,为什么就不能卖成品粽子呢?这些商家就不能为懒货考虑一下?就算懒是可以克服的,但别忘了这世上还有手残!

反正安卉不会包粽子。

幸好,她还有傅奶奶。多买了一些食材,一并送到客栈那头,让傅奶奶帮她包好,她只要其中的一半,剩下的都留下。

傅奶奶倒是帮忙了,只是也没少数落她。连声念叨着,她这样笨手笨脚的,以后可怎么说人家哟!

安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后表示她起码会蒸粽子啊!

“还能有人连蒸粽子都不会的?得了得了,我给你串起来。记着,红绳儿的是甜粽,黄绳儿的是咸粽。”

“奶奶我记着了!”

正准备提着两串粽子回家的安卉,在门口碰上了刚从外头回来的安堂叔。

安堂叔一见到她就问:“小卉你爹是不是去县城里的钱老爷家了?钱家出大事了,你知道吗?”

“不是章家出大事了吗?”

“那都是哪年哪月的老黄历了?是钱家,钱大富出事了!”

安卉开始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所以前几天钱家下人带口信过来,兴高采烈的告诉她,说她爹有大买卖上门了,居然指的就是钱大富吗?

这钱家下人也是够吓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不是乌鸦嘴,人家乌鸦嘴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她是说啥都不灵。

入v万字更√

红包发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