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已经提前看过那封边关来的急报,便先说了一遍,政事堂先拟出个意见,也就不用等到赵明月和摄政王来一个一个问了。
待沈逸说完,便有一人叹道:“先帝亲征,虽说是我军大胜,但是我大周军在草原上的战力,还是要差上不少,更何况此时朝廷根基还未稳定,不宜开战。”
只要双方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一万人,就可以称之为大规模作战,而在周帝御驾亲征那一战中,双方投放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经多达数十万,伤亡也已经到达十万之上。
不过这一战之后,两方都很有默契的偃旗息鼓,各自缩回去舔舐伤口,大周因为周帝的身体情况没有再攻,北辽竟然也没打回来。
此战的结果虽然是大周王师“大胜”,但是投入人力物力之巨,从多个角度来看,实际也并不轻松。
苏乾这老头子要沉稳许多,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疑惑道:“我军实际占领的数百里疆土,并没有什么大好的草场,辽人已经召集了大军对峙,何必这么召集谈判?”
另一人淡然道:“大概是北辽的那个蛮虏皇帝,受不了被我大周大军压境的屈辱,想要收回些面子吧。”
又有人道:“谈判谈判,和谈已进行了两次,到了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这北辽的蛮虏皇帝,倒很喜欢做这些无用之功,着实不怎么高明。”
苏乾轻声笑道:“高明不高明,他都是北辽的皇帝,只要他在这个位置上一天,谁也不能小瞧他。”
沈逸摆了摆手:“辽王这个人,本官还算了解,先不提他,就这谈判一事,诸位如何以为?”
现在的大周其实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占领的数百里疆土无人无城,除了开疆拓土之功,短时间内并不能为大周带来多大的益处,反而是大军在那不论是固守还是粮道,都要投入更多力气。
如果到时候再起大战,即便击退北辽,两国也只能算是两败俱伤,并不能算大周占了便宜,除非是把北辽三十万铁骑都杀尽了。
一名相公有些犹豫地说道:“既然这蛮虏皇帝要的是面子,那咱们不如给他一个面子,出面和谈撤回大军,现在北辽的大军已近十万,咱们也算占了点便宜,这时候撤回来也算是点到即止,是战是和,都有余地。”
听了他的话之后,沈逸面无表情,转头看向苏乾。
苏乾很是知趣,知道沈逸的意思,想了想道:“就算要打,也要待夏赋收上国库再作打算,至于撤军与否,这种兵家大事,老朽就不置喙了,还是让摄政王与长公主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