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生子

大明风流 大苹果 1311 字 2022-08-30

经过数次研讨,张延龄初步确立了以三宝宝船为蓝本,综合福船广船的一些特点设计出新一代战船的构想。当然,这种想法被参与座谈的行家们背地里嗤之以鼻,认为是瞎折腾。

曾鉴等人认为,大明现有的造船技术和大船的蓝本足以堪用,根本没有必要花心思去重新设计所谓‘集各家之所长’的新船。这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很简单,一艘成熟的大船,必是经过多次的航行验证,保证各方面的性能,在稳定性破浪性操作性和航速上都是有保证的。一艘大船能够成型,必是经过多次的成功和失败的验证,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张延龄并非不知道这些。根据曾鉴所言,郑和的宝船虽然损毁,但是工部藏有设计蓝图,是可以复制的。所以,复制大型的郑和宝船是最为快捷且可以实现的办法。

张延龄其实也很喜欢郑和宝船的雄伟和气魄,但问题是,他要的不光是一艘雄伟高大气势恢宏的大船,而是一艘能够战斗的战舰。

首先,这艘船要足够大,因为大量的虎啸炮和各种火器床弩需要上船。不但需要操作空间,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携带大量的弹药物资。承重能力更是要足够。

其次,船的操作灵活性要不错。虽不能穿梭如飞鱼,但是作战中的灵活行动,追击规避都是必须的。靠人力和风力操控行进的战船,在这方面是弱项。但是,与敌作战可不管你的客观限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要知道,这可是要航行于海外陌生之地,要进行一场大劫掠的行动。要是不能战斗,岂不是出去送菜当炮灰?和佛郎机人已经结下了梁子。一旦出海,争夺海上商路,和他们作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再者便是船只的防护性。传统木船实在太脆弱,在火器作战的情形下及其容易损毁。即便大明有水密舱技术,但在火炮轰击之下其实作用也不大。故而,提高整个防护性,让大船更耐揍,也是张延龄考虑的重点。

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徐杲的支持。张延龄的意思是,可否和人一样,给船船上护驾。在造船的材质上进行改变。如能以精钢锻造薄钢板,以铆钉潜入船身之中,便相当于给木船穿上铁甲。那才是真正的铁甲战舰。

在冶炼的技术上,徐杲表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造船技艺上,则需要验证。拍脑袋想出来的办法,应用到实际上,是否堪用。后果如何?这些都不是靠着臆想便可以完成的。

当然,一个指导思想是不变的。要打造一支强悍的战船水军,方可在海战之中取得先机和优势。多斟酌,多利用手头的优势,多尝试,思维开阔一些,绝不是什么坏事。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绝对值得去花费时间准备的事情。

鉴于此,张延龄决定派人出去考察。徐杲是最好的人选。张延龄请他去往南京龙江船坊去替自己考察造船的设施和场地,并且将当地造船的手艺人都请出来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