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正合了扶侯心意,他看了眼李承度,青年在位上不言不语,大约因牵扯到了后宅,即便被强留在这儿听,也不欲出声。
婉姨娘敢这样理直气壮,扶侯也很想看看两人对峙是甚么结果,当即又令人唤郭峰来。
王六比李承度脚程快一日半,郭峰也就提心吊胆了一日半,督军的警告言犹在耳,不牵扯到他仍有一线生机,否则小命不保。
于是见了李承度也不敢直视,只管低头听扶侯问话,起初顺着先前在洛阳时的说法慢慢地答,故意露出破绽,待扶侯察觉后,厉声询问他时又吞吞吐吐,“甚么□□刺史徐淮安,属下不认得。”
果然是徐淮安。他这反应,反倒让扶侯更信自己的猜测,冷哼,“你不认得?怎么我才提□□,就知道是此人,难道是你远房亲戚么?”
郭峰愣了下,先梗着脑袋不说话,而后看见凝婉,又恍如找到救星般,哐哐磕头,“二夫人,小人都是按您的吩咐行事,您说了会保属下无事的,二夫人……”
他这模样太假了,凝婉知道,自己连辩解都不需要,只哀哀切切地看向扶侯,仿佛在说,侯爷知道我都是被冤枉的罢。
很多人不会信摆在明面上的东西,他们更愿意自己抽丝剥茧,深信底下另有玄机。扶侯就是这样的聪明人,他藏得久了,看人也就大都和自己一样,觉得事事都不会那样简单。凝婉不过是他一时兴起宠幸的玩意,平日里弱柳扶风,杀鱼的胆量都没,怎敢背着他去谋害他的女儿,所以当指使郭峰的幕后黑手一浮出水面,他顿觉真相大白。
徐淮安想叫他的女儿死在宣国公手里,挑起他们的斗争,而后坐收渔翁之利,真是好一个毒计!
至于这郭峰,一个背信弃义、见风使舵的小人,不仅意图谋害他的女儿,还想借此事挑起他对督军的不满,后宅也不得安宁,死不足惜。
扶侯已动了杀心,但因此事牵扯到督军,还是又派人把他给请了过来,开门见山地把事情都说了清楚,边细观督军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