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听他这么说,倒是对他另眼相看了,心想太子其实不错嘛。
皇后便说:“你要接下万成赫手下的兵马,也是不行的,总之,是去督军,你做得也算不错了。不过你将来是皇帝,万成赫以后只是你手下的臣子,怎么御下,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
太子便说:“儿臣明白。”
太子又说了一些边关之事,说西梁和大周年年打仗,但是一直僵持不下,两国都已经显出疲态,休战结盟相处,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才是上策,又言:“现在北齐在和鞑靼对峙,无暇南方,要是北齐和鞑靼休战,又和西梁结盟对付大周,到时候,我们更是骑虎难下了。趁着现在和西梁结盟,儿臣觉得才是上策。”
宁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太子看,她没想到这个外表文弱的少年,实则是很有见地,且忧国忧民的。
皇后道:“你父皇是什么意思?”
太子说道:“儿臣也如实对父皇禀报过了,不过父皇觉得儿臣是胆小怕事毫无进取之心……”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又道:“父皇说,趁着现在北齐和鞑靼打成一团,正是我们拿下西梁的时候。我们拿下西梁,又有淮水同北齐相隔,我们才好休养生息,到时候趁着北齐和鞑靼僵持,国力受损,我大周攻过淮水,便可一统中原了。”
“父皇所言也对,只是这些年年年征战,百姓实在不堪重负,西梁又是一块硬骨头,大周想要一举攻下西梁,谈何容易,还不如先和西梁休战,休养生息一阵再谋以后。”
太子这些话,显然是和皇帝政见不同,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宁宁其实是支持皇帝的,毕竟大周地处富庶之地,人口也比西梁多,大周比西梁反而能拖得更久,趁着现在不断骚扰西梁,要是将领给力,拿下西梁不在话下,而只要拿下西梁,大周和北齐的战争便无后顾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