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些电需要储存起来,那么至少需要准备三倍容量的电池,也就是10万千瓦时容量的电池。
以雷神15代电池,一公斤024千瓦时的容量计算,416吨雷神15代电池,总造价达到了将近1200万华元,显然这样做非常不划算。
幸好黄豪杰这一年多也不是在虚度时光,尽管对于雷神电池(初版)的上限提升得不大,仅仅提升到每公斤1340千瓦时左右。
但是另一个研究,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个研究就是雷神电池改性研究。
之所以研究改性雷神电池,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哪怕是牺牲一部分能量密度,黄豪杰也要研发出这种改性电池。
他通过调整锡基构架的分布以及密度,然后添加了石墨颗粒,用碳酸钙代替铅和一部分铁。
经过特殊工艺的加工之后,最终完成碳酸钙—碳铁—锡基改性电池。
碳酸钙—碳铁—锡基改性电池,主要特点或者说优点,就是造价便宜,每公斤大概在3~4华元左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
至于性能还是不错的,能量密度约每公斤240~245瓦时左右,充电速度和放电速度非常快,几乎可以秒充。
另外使用寿命也非常高,可以充电放电超过1万次,在3万次以内仍然可以保持80左右的能量密度,超过5万次才会衰减到40。
碳酸钙—碳铁—锡基改性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点类似于电池和电容的融合产物。
电容就是一种另类的电池,它的优点就是充电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相对安全;缺点就是能量密度低、造价昂贵。
而碳酸钙—碳铁—锡基改性电池,则兼顾了两者的优点,当然它的能量密度比起雷神电池还是弱一些。
但是作为充电站的储能电池,一座充电站的蓄电池成本将下降到130万华元左右。
如果没有改性电池,黄豪杰建造风电,肯定要吃大亏的。
毕竟东唐电网对于风电、光电这些垃圾电上网的审批是非常严格的,因为风电、光电发电不稳定性,堪称电网杀手。
发电的不稳定导致东唐电网,对于这些所谓的新能源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