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福喜道:“还是咱们丫头有办法。
夫妻俩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找人画了路线,想着路过什么村什么村,又请周里正做了保,然后叫了地蛋,带了足够的干粮、咸菜,赶着驴车出发了。
柳氏问秦大福,“说那个高家庄是济南府的还是兖州府的?”
秦大福想了想道:“咱们瑶瑶说的,兖州府在西南,泰安州在东边,东南是新泰,咱们差不多是往北走,去长清县,应该是济南府吧。”
柳氏嗯了一声,“没错,咱们就往那边走。”又摸了摸贴身的口袋,里面有散碎银子,还有各自的身份文牒,要是进县城或者是碰到巡逻的兵士,那是需要检查的。
去的时候,因为路不熟,所以走得慢,一路上虽然辛苦点却也没有惊险,投宿问路,安安耽耽地过去了。
这日晌午过后,三人吃了饭,休息了一下,地蛋带着大黑去探问了一下,欢快地跑回来。
“大娘,大爷,找着了,咱们到了,那边那个就是高家庄了。”
柳氏欢喜不禁,“谢天谢地,可算找到了。”赶紧让秦大福赶了车过去。
他们顺着一条黄沙土路往前走,那路宽敞的,就看到前面一座不小的村子,看那架势和杨柳村差不多,得有个过千户的人家。
那村子也是垂柳环绕,大树耸天,远远的鸡犬相闻,和他们村子没有什么二致。
柳氏心里又满意了一分,只等着见了高家父母,再做最后决定。
他们赶着驴车,看村口有片场,一座场屋子,有个老头在那里晒麦子。
秦大福亲自上前打探,那老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风尘仆仆的,衣着普通,但是口音不像自己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