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对于几位宰执来说,教育部就算独立于六部之外,那也是归属于中书管辖的,就不算太出格。他们接受起来最容易。而宰执们同意之后,跟他们站在同一阵营的人自然不会反对。最后剩下一两个不同意的,也翻不出什么水花来了。

果不其然,之后皇帝没有再提这件事。因为是本初殿密议,所以消息也没有传出去。

等到几日之后,冯璋入京,亲自登门去拜访这些昔日同僚和友人、学生时,他们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次明显是被皇帝耍了!这个教育部,显然皇帝没有跟他们商量的意思,早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过是通报一声而已。

但是有冯璋的面子在,很快这些人都表现出了对他的欢迎,绝口不提自己之前的态度。

就连礼部也不得不憋屈的接受了这个结果。

至于那个附带着开办的皇楚图书馆,若不是因为馆长人选是傅彦,恐怕有许多人根本不会注意到它。毕竟大楚如今也有弘文馆作为藏书之所,再城里一个图书馆,无非还是为了安置傅彦。

于是没过多久,从礼部和翰林院,国子监分别抽调一部分官员组成的教育部,就正式成立了。

冯璋头一回跟其他重臣一起在本初殿面见皇帝时,平安就站在一边旁观。即便现在教育部还只是一群杂牌兵,一件事情都没做过,但冯璋举手投足,却没有丝毫怯场的意思。更令人惊喜的是,短短几天时间里,他很显然已经在这群人里取得了话语权。

这才是天生适合当官的人啊。

平安觉得在师父之外,他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平安觉得冯璋是真正做到了。

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够发光发热,去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尽量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好的影响,这才是平安心慕中的“儒”。而不是风度翩翩,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好像读过许多书,懂得许多道理,便能够睥睨天下,目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