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与其暗地里挖人,还不如直接大大方方的合作,这样好处有了,还跟平安拉近了关系,将来再有什么好处,他当然不会忘记自己。

平安欣然答应,当天就让那边几个最熟练的工匠来这里交流了一番,又向小全讲解了怎么记录数据,至于最后的分析,可以等记录完毕之后,大家一起来做。

其他人都在观望,迈出第一步的只有小全一个人。平安其实还挺佩服他的,被打击了还能放下龃龉,又自折脸面过来请教,是个人物。难怪以前都能完成标准量。

对于这种做实事的人,平安总是佩服的。心里倒觉得可以培养一下,他自己是不可能一直待在兵仗局的,小全却不一样。将来如果兵仗局有这种人掌舵,肯定会越来越好。

于是更加不藏私,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推测都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反倒换来了小全的佩服。

手艺活儿多半都是父子相传,敝帚自珍,这也是之前没人想过推广流水线的原因之一。大家各有各的绝活,自己做自己的就好,流水线的话,那点优势就都不存在了,而且也很难传承下去。

像平安这种“交浅言深”,将一切都和盘托出的做法,有点儿傻。不过小全自己也是这种实诚人,得到了好处,对平安也就越发佩服,下定决心以后都跟着平安走。这么看来,一点经验换一个死忠,平安也并不吃亏。

对于其他没有动静的监工,平安其实挺失望的。但好在他们没有帮忙,但也没有再使手段拖后腿,也就罢了。

就这么又安安稳稳的过了一个月,某一天小全神秘兮兮的让人送信,请平安过去说话。

他要来说话,一向都是大大方方的过来,请平安过去,还是头一次。平安有些疑惑的跟着来人走,这才发现要去的并不是车间,而是军器厂外面的一家食肆。

住在这里的工匠和家属很多,所以这里也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区,一应需要的东西都能买到,卖各种吃食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平安出宫之后的一大享受,便是吃各种特色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