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俞小满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大胆,这要是刚上山那几日,兴许听着夜里的嚎叫声还会睡不着觉,可都那么多天过去了,她再怎么着都已经习惯了,顶多就是盘算着回头多弄些荆棘种在山洞前,省的有那不长眼的闯进来。
经过一番商议,俩人决定先挑几个外表完整的成熟石榴,又拿了个开裂的到时候让俞三叔尝,之后便回了山洞早早的歇下。
次日一早,展易揣上钱背上竹篓带上弓箭,又从俞小满手中接过了水囊,打算趁早下山。
临走前,俞小满叮嘱他,这事儿务必要瞒着俞母,顶好让俞三叔谁都别说。
展易答应了下来,旋即匆匆离去。
这一去就是两天。
直至两天后的傍晚,展易这才兴冲冲的回了家,一看到媳妇儿就掏出了一对银镯子,见她满脸的愕然,忙道石榴卖了个好价。
一个石榴二两银,也就是整整两贯钱,可不是个好价吗?
饶是早先预料到大红石榴能卖出高价来,俞小满还是被这个价钱唬了一跳,心下一盘算,这价就算不亏本,应该也没什么赚头吧?俞三叔为人是不错,可为他人做嫁衣裳显然不符做买卖的原则。
展易道出了原委。
俞三叔是个老道的买卖人,打从第一眼看到那石榴就知晓这一定好卖。要知道,有时候一个样子值不值钱,真的不看它本身,而要看有没有人愿意出高价。展易拿去的几个石榴卖相都不错,红彤彤的瞧着就透着一股子喜气,加上石榴自带的意义,卖出高价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