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无言听得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慨,眼中不禁掠过一丝异色。贤王?如今还有朝臣记得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贤王么?说到底就是兰氏家族实在是太过薄弱了,母亲又实在不争气,空有贵妃的位分却无法慑服后宫,成天只知道拈酸吃醋,怪不得父皇这几年难得去绣宁宫。摊上这么一位不知经营之道的母亲,自己实在是背运,若是换了瑜贵妃萧氏,恐怕自己早已被立为储君了。
“慕容先生的话,本王记下了。您也无须太过担忧了,世事无常,本王就不信运气和机会始终在他们那一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不定能拣个现成便宜。”他冷冷一笑,脸上又充斥满了那种自信的光辉,“别忘了,本王的背后还有大部分的儒林学子!”
第六章 恩断
贺甫荣志得意满地站在书房内,短短三年,贺家的势力便再度遍布朝野,一时之间,原本在失势时如鸟兽散的小人们都巴结了过来。贺甫荣也懒得计较这些趋炎附势的行径,一律命下人客客气气地接待,至于请托办事的,则是依照事情大小量力而行。这种居高位而不自傲的举动,顿时为他赢得了一片好评。他现在是深深明白了一个事实,只有巩固圣眷才是一切的根本,而从平日的小事着手,更能昭显自己的宽厚。
“爹,您叫我来有什么吩咐?”下朝之后,贺莫彬得知父亲要见他,因此匆匆忙忙进了书房。他升任户部侍郎并没有多久,平日为人也算谨慎,因此同僚之间相处甚佳,就连一直对贺家心怀忌惮的户部尚书越千繁也对他颇有好感。对于为官,贺莫彬也是深感无奈,如今大哥已逝,即便再不情愿,他也不得不挑起家族的重担。不过他毕竟还是脱不去书生习气,这也是贺甫荣最不喜之处。
贺甫荣瞥了一眼儿子必恭必敬垂手侍立的样子,深深叹了口气。他不是不知道儿子只是勉为其难才离开了心爱的书本典籍,但贺氏后继无人,他只能好好栽培这个书呆子,否则自己百年之后,贺氏就真的要家道中落了。
“彬儿,你如今身份不同,在朝中便不能唯唯诺诺的,侍郎也是正二品的大员,若非为父极力争取,皇上又因为你大哥的死有心慰藉,这官职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朝中对贺家虎视眈眈的人多了,切不可让他们抓住把柄,需得做出一番成就来,这才不枉贺氏的家名。为父的爵位迟早得由你继承,你若是现在只是和百官交好而不是令他们真心服你,今后的路可就不好走了。”
贺莫彬敬服地点了点头,脸上却流露出一种尴尬的神色。他这个书呆子的名声在朝官中实在是太过有名了,竟是和海家大公子一样广为人知,如今站在朝堂上仍能感觉到众人的眼光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神采。尽管父亲以前任户部尚书的经验教给了自己很多东西,他也把手中的差事料理得井井有条,但毕竟不能完全弥补资历带来的影响。
“也幸亏是你接了户部的差事,换作别人,越千繁说不定不会轻易放过,到时随意使个绊子就能将人拉下来。你如今是贺家的继承人,身份地位不同,况且为人还好,在那些俗务上也能用心,这才站住了脚,若是你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哼!”贺甫荣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幼子,脸色立刻难看起来。
贺莫彬知道父亲又在想四弟莫林的劣迹,连忙上前用言语岔开。自从发配甘肃之后,贺莫林便再也没有和家中通过信,直到年前才蒙恩旨回京。然而,从见到贺莫林的第一眼起,贺莫彬就感觉到一股深深的寒意,从四弟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怨毒和愤恨,几乎让他打了个寒噤,就连父亲也不愿意见这个儿子。
贺莫彬隐隐约约察觉到,四弟已经变了,在甘肃那个残酷的地方,再加上那时家族已经失势,想必他也吃了不少苦头,能让这个一向只知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变成如今的模样,中间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惨痛,他就是不用脑子都能猜想出来。但是,父亲还是耿耿于怀当年幼子的拖累,竟是执意不肯和贺莫林重归于好,如今父子俩除了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之外,已是形同陌路。
从书房中辞了出来,贺莫彬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去会会四弟。从西北回来之后,贺莫林便不肯在自己原本的居所长住,反而是选择了一处偏僻的客房,成天在外面厮混,但却从不和以前的狐朋狗友兜搭,让家人极为奇怪。今日也不知是否能碰上他,贺莫彬无奈地摇摇头,毕竟是同父同母的骨肉至亲,比起病弱的庶出三弟贺莫齐,他和四弟还是更亲近一些。
贺莫彬穿过条条长廊,又绕过一个几乎荒废的小园子,这才到了贺莫林现在的居所。他轻轻叩门唤道:“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