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秦始皇正坐在几案后看下面的人送上来的折子。总的来说,他不算是励精图治的帝王,尤其是近年来,游乐饮宴之事大幅增加,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时间,但这个男人雄才大略,很多事情上面做出的决定都十分令人信服,跟随这样一位君主,原本应该是十分令李斯激动的事情。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李斯来说,理想就是这样实际的事。他跟韩非曾经是同学,然而韩非留下了巨著《韩非子》,他则成为了秦朝的丞相,位极一时,这其中固然有机遇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两人的倾向不同。

李斯有野心也有能力,即使现在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他也渐渐展露峥嵘,让始皇对他越来越器重。

但这些都来得太晚了。

相对之下,始皇自己却开始耽于游乐,沉迷于跟治国毫无关系的那些东西,这令李斯心中渐生不满,这才生出另投明主的念头。

他学的是法家,这时候也还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对李斯来说,当始皇是值得他效忠的对象时,他会全心全意的忠于他,但当始皇开始改变,不再是他眼中的明主,他也可以毫不犹豫的投向另一个人。

所以此刻,他压下心中种种情绪,向始皇行礼时,心中却越发坚定。

秦始皇抬起头来,看到李斯,便问道,“廷尉昨日去了何处?”

“臣昨日进宫,原本想就石传案向扶苏公子询问几个疑点,碰巧扶苏公子说他要去骊山,臣向来听闻骊山美景,因此心生向往,便与扶苏公子同行,今日方才回来。”李斯如实道。

秦始皇看了他一眼,“那你可曾见到那位丹阳道长?”

“见到了。”李斯这下算是明白秦始皇叫自己来的原因了,但也正因如此,反而越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