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和蔼地笑笑,冲朱素素招招手, 叫她坐到自己身边来。
朱素素便握着朱芸的手,坐上了绸夹棉毯子上, 略略交代了几句家里的事,说了些与去年出入不大的人情往来。
朱芸笑呵呵道:“有你们料理李家,我很放心。今个汾儿回门恐惹你想娘家, 我才来找你说说话。”
不仅是朱素素想娘家,朱芸也很想。
朱芸父母去世的早,她自幼在伯父朱潜渊跟前长大, 和堂兄朱齐物情同亲兄妹,现在的朱家就是她的娘家。远嫁这么些年回去的时日并不多,尤其是这些年身子越发差了,一个不好还要叫白发人送她这半白发人,正是年节时候,叫她如何不想娘家。
絮絮叨叨同儿媳说了许多娘家的事,朱芸叹息一声后笑道:“早在年前老太爷就写了帖子给大伯父拜年,算算日子,不是昨天就该是今天就要收到了。哎,伯父年事已高,早些年待我如亲生女儿,恨不能亲去跟前尽孝,真是愧疚!”
朱素素软言安慰了几句,想说来日方长,又觉不妥,怕惹老夫人伤怀。
朱芸抹了抹眼角泛的泪,欣慰道:“还好有你替我回朱家看看,等你回来说说京都之行,也可解我思乡之苦了。”
朱素素是朱家的女儿,自然每年都要和丈夫女儿一道回北直隶拜年,只不过路途遥远,初二回去肯定是赶不及的,索性让吴美卿忙完回门的事,二房一家子再启程,赶在元宵节之前回来。
这次回去,朱芸有许多事要叮嘱朱素素,除了带去她的问候,还隐晦叮咛儿媳,千万不要把家中这等乌七八糟的事说给朱家人听,省得徒惹老太公心烦。
朱潜渊高龄七十四,朱素素心里晓得轻重,便答应替李拂慈瞒着,只要那边不细问,她就不提。
又交代了几句其他的,朱芸让罗妈妈把她事先准备好的物事都装进了箱笼,命人抬去了一步堂,才放朱素素离去。